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节 搜救(1)(1 / 2)

第五节 搜救(1)

k上校打算继续窝在几乎不设防的警察局里。

理由很简单:他有足够的耐心,可那个诨名“冷月”的所谓王牌杀手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

只要信息渠道不是太糟糕、对a国政治生态不是太无知,冷月一定会知道,a军不可能把常曙羁押在前线太久。

事实上,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已经第二次向五角大楼发协调函,催促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尽快将“临时羁押”在西太平洋前线某处的某战俘送往关岛,移交给中央情报局“派驻关岛已经137个小时但每个小时都在无奈地浪费纳税人血汗钱”的审讯小组。

据五角大楼的国防情报局保守估计,“寡妇”组织的触角很有可能早已伸进太平洋军方指挥中枢,考虑到庭氏“寡妇”组织、时氏w字号部门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场可能引发的地震的受害者或许还不仅限于太平洋军方。因此国防部认为,特种作战司令部尤其是其下属的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有义务、有责任采取措施,与太平洋司令部一起共同维护军方“对华作战大局的稳定”。

为了“区区一个上校战俘”,自然不必惊动总统。但为了让中央情报局拿到足以引发军方高层地震的常曙案审讯权,国家情报总监、退役海军上将斯利姆亚历山大不惜主动约见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瑞达英格丽,希望这位凌驾于联邦政斧各大部委之上的总统意志体现者能够亲自出面,召集一次“将一切可能拖累军方和中央情报局战时协作效率的小事,消灭在两张a4纸上”的联席会议,

k上校非常清楚,将常曙捏在自己手里的风险很高,能得到多少回报却还是个未知数。

至于这个未知数的取值区间,除了常曙本人以外,或许只有那个女人知道。反正k上校已经对进展缓慢的审讯失去了信心。

街上偶尔响起枪声和纷乱的脚步,留守警局的三两人连头都没抬,只是拿起特意调低了响铃音量的电话,说一声“知道了”。一挺班用机枪架在大厅总台里面的沙袋上。靠在沙袋旁打盹的宪兵,脑袋裹了一层纱布,或许只是皮外伤,所以表情并不痛苦。有车在门外停住时,宪兵激灵一下醒来,立正敬礼喊“忠诚”。

老鹰走后,k上校打开拉了一根长长的线与卫星接收器相连的电视机,调到a国脱口秀节目。裙底走光的女主播正假装浑然不知地继续调侃总统厄斯朱驻伊服役期间迷路的那点小事儿,倏地一片雪花,画面切换到《新闻30分》,男主持人字正腔圆地说:“外交部发言人就j国单方面切断国际互联网21号海底骨干光榄一事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对此表示遗憾”

女主持人整理完永远整理不完的手稿,抬起头,“日前,中央军委授予ad集团军某师副政委何云工‘忠诚使命的模范军官’荣誉称号,授予某团‘勇于担当的中横英雄团’集体荣誉称号公安部追授台北公安总局巡特总队第四支队暨香港特区警察机动部队援台支队干警郑明威烈士“献身祖国统一的人民卫士”荣誉称号国务院第四特派员公署台北行政分署授予郑明威烈士母亲、知名爱国爱港人士、香港特区立法会原议员刘静沁女士“台北市荣誉市民”称号”

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k上校居然把新闻看完了。

他心无旁骛,以至于15瓦电台的呼叫提示灯闪了很久,才恍过神来,拿起话筒。

来电内容与血鸟、红蜘蛛、冷月等统统无关,但听了不到半分钟后,他就打断对方兴奋的声音,截钉斩铁道:

“接伞降搜救队,不!我要海豹突击队,马上!”

两台小车、三台某新型山地战坦克拖着滚滚尘烟,扬长而去。

绕东昂直从刚刚挖到一半的战壕里爬出来,摘下软帽拍拍身上厚厚的尘土,呸一口骂道:“玛勒戈壁!要不是我把陆战一旅撸回太平洋,能轮你们跑这得瑟?”

“连长,他们什么来头?”

“cd旅装一营,调来配属我们师的。”

“cd旅、cb师哎,看番号,是亲兄弟啊。”

“亲塔娘的兄弟。虽说当年都是二野,可人家现在是‘全军首支专业蓝军’,直接从南京战区‘三界’合同战术基地开过来的,看得起我们乡下亲戚才怪呢。唉,我们师的坦克团残了,将来南下台东只能靠他们打头阵,忍忍吧。”

“蓝军?很厉害吗?”

“前年跨区演习,大老远扔中子弹,把老吴师长炸死在滁州火车站(注:三界合同战术基地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境内)的就是他们。厉害个屁啊,最后还不是被封参谋长带队端了指挥所。”

“端人家指挥所这种事,终归是险招,体现不出部队整体水平。”

“一排长”

“到!”

“这工事归你了,天黑前挖不出连队整体水平别回来。二排长!”

“到!”

“目标炊事班,摩托化开进。”

绕东昂直大手一挥,带着像小鸟一样快乐的二排,爬上卡车。

回城路上,正好碰上停在路边做训练总结的cd旅坦克排。路边警戒的士兵截停了车队,走到头车驾驶室旁敬了个礼,说要见带队首长。

被打扰睡眠的绕东昂直从车尾厢里跳下来,没好气道:“屁事?”

“报告首长,我们营长要见您。”

“营长?”

绕东昂直下意识地直起腰,一边整理武装带,一边原地转身,朝路边围成一圈的装甲兵望去。除了坦克车组人员以外,有四人没戴装甲兵防护头盔,应该是小车上的。

其中一名中士拧过脸时,绕东昂直心里咯噔一下。

这人他认识――师通信科副科长兼通信营教导员陈天华少校。

陈天华把食指放在嘴边示意一下后,招招手。

“台北那位老首长让我转告你”

“小咳,老首长醒了?”

“嗯,他在电话里特别提到你,说有机会一定当面谢谢你。谢谢你救了他。”

“应该的。不,我是说我应该做的。”

“说正事。”陈天华微微低头,酝酿了一会儿正经表情,说道:“这里往西北方向,去清境农场,也就是与中横公路交会的这条路,你熟悉吧?”

“这是开战前敌人紧急修通的战备路,保卫战打响前我跟侦察科去探过线,但只走到万大水库。”

陈天华示意众人坐下,拿出防水地图,摊开在绕东昂直跟前。

“哦,忘了介绍。这位是台北派来的童参谋,立里童,上尉军衔。这位是ie团三营”

“九连。九连连长绕东昂直,叫我绕东就行,首长。”

绕东昂直与童参谋握了握手。

陈天华点点头,“中尉军衔。”

“再上尉也是下级。”绕东昂直一脸憨笑。

童参谋也笑了笑。只是笑而已,除了笑,脸上没有其它意思。

陈天华接着说道:“绕东连长参加过新城车站战斗,是某项营救行动的头号功臣。师主力佯败时,他带领全连断后,为大部队撤离争取了宝贵时间。政治上没问题,军事技能过硬,作战经验丰富。最重要一点,山里娃子特别能跑、能钻。”

“绕东昂直。”童参谋或许觉得这名字有意思,“师副参谋长顿赤”

“顿赤格烈,”绕东昂直说,“昨天还来我们连指导土木作业。他藏我彝,语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