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四章 梅塞施密特博士的礼物(2 / 2)

战斗机还是基本能够满足需要的。而现在波里卡尔I的中央飞机设计局最新设计了几款用纸板做的机翼副油箱,这将会大大提高飞机的作战半径,而且使用成本非常低,我们现在正在按照可以携带副油箱的方案进行设计修改。”

“我们现在新设计的纸质副油箱已经在伊16上做了广泛靠性能够满足要求,而且比原有的纸质油箱强度更大,还不容易发霉。我们一共设计了200300500公升三种型号,新设计的飞机身的需要选用。而最新改进的伊16三型战斗机在挂载了副油箱后,航程超过了1200公里。”

说到自己设计局的新设计,波里卡尔波夫有些自豪。

“伊16三型战斗机就是上个月刚定型的那种?”

“是的,我们对发动机做了修改,动力比原来增加了50力,最大平飞速度达到470里,还改善了操纵性。在火力配置上也做了修改,取消了机翼外侧的两挺机枪,在机头增加了两挺-1协调式机枪,但机枪的备弹量减小为每挺500。因为机翼的空间有了空余,我们把里面的两门航炮的备弹量增加到了每门150,而且机翼油箱的体积也有些加大。总体来说,三型的火力还保持在原有伊16机型地水平上。”

“用5007.62毫.:._较值,只是我们的飞行员要学会不能在只知道一味的狂扫,而是要一击毙敌。但话说回来,500的机枪备弹量也够了,绝对可以在战斗中让敌人喝一壶的,更不用说我们还有300炮弹!”

这20毫米机炮对现有飞机的巨大杀伤力林俊是知道的,贯喜欢重火力地苏联才会怎么干:德国人的109上到目前为止只有2挺7.92毫米机枪,就是到了C型也只4~92米机枪。它安装航炮是要发展到E型后的事。人的MS5战斗机(MS.406战斗机的原型)虽然已经安装了20毫米机炮,可它那机炮射速太慢、可靠性不高不说才造了两架,离形成战斗力还早得很。苏联现有的战斗机光从火力上来说绝对是傲视群雄地,连美国现有的P-36也只装备了一挺12.7米机枪和两挺7.62.

“学院里有伊16三型吗?目前新式战斗机还在研制阶段要伊16来保卫天空。”

“原来前几天就要从制造厂运一批过来。但因为它的原因,所以暂时推后了配备给学院的时间。”波里卡尔波夫指着那架109说。

“我看这倒不会冲突,还是让制造单位送几架过来,数量倒也不需要太多。”林俊说。

波里卡尔波夫一指边上的亚历山大:“这可先要我们的亚历山大同志同意。”

他是负责保密的,当然要他点头。

“当然没问题,安德烈同志。只不过这样来送飞机的同志需要在学院里待一段时间。”对于林俊的要求,亚历山大当然是尽量满足。

“不需要那么麻烦,到时候找两位学院里知道这里情况的飞行教员,由内务部地同志陪着去厂方,让这边的同志直接飞过来两架就可以。”

“好地。没问题,参加研究小组的就有几位优秀地飞行员同志。”

“其实现在在厂房里的人。除了亚历山大同志所属部门的人,其他所有人可都是优秀飞行员。茹科夫斯基学院可能缺其它东西。唯一不缺的就是优秀飞行员。”半天没开口的阿尔希波夫一听要自己这边的人去接受新飞机,大大咧咧的说出这么一句。他也不怕那位曾经要逮捕自己的亚历山大不高兴:这几天地接触让他知道亚历山大不是个“小气”的人,而且目前大家地关系也不错。

“那就由阿尔希波夫来安排人手好。要是再年轻几岁,我也想学驾驶飞机,能飞的感觉就是好。”没想到亚历山大这位“契卡”也有成为飞行员的“梦想”。

“又不晚,如果只是想学习一般的飞行技术,我保证你一周后就可以放单飞,当然只限于教练机。”说话的还是阿尔希波夫。

“真的?”

“我以我的党性担保!”阿尔希波夫拍着胸脯说。

“看来我们的亚历山大同志有可能成为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学员。当然指学开飞机方面。”能这样“调侃”他的也只有林俊,“放心。亚历山大同志,到时候我来做你的飞行教官。”

“好,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一有空就会来学院学习飞行,还有,安德烈同志要管饭!”

“得,有多了个来我家蹭饭的好同志!”

在场的到林俊家吃过饭的人听了这话都笑出了声,而其他还没去过的人是有些不解。

“安德烈同志烧的菜绝对是全莫斯科最好的。”波里卡尔波夫为此还向其它的设计师解释了一下。

“算了,明天请设计师同志们去家里吃饭,反正原料由亚历山大同志提供。”

出现了关于饭局的小插曲后,一群人又回到了今天的正题。林俊还进座舱感受了一下,他发现里面所有的仪表和操纵装置的德文识别符号边都有新加的俄语的识别符号,应该说技术人员的工作非常到位。

关上座舱后的109B座舱给林俊的感觉是有些狭窄,飞行员>然比较糟糕——这和历史中记载的一样。

打开座舱后林俊探出头对外面的人说:“设计师同志们,你们千万不要设计出视线这么糟糕的座舱,要不我一定会带着飞行员同志来找你们的麻烦!我估计你们一定会被英勇的战斗机飞行员掐死的!”

林俊的语气当然比较滑稽,其实设计师们都已经进去感觉过飞行员在里面的感觉:视线不好是大家的统一意见。

林俊的语气又变得有些严肃:“还有,我听说有设计师同志设计的飞机座舱盖只能在机械师的帮助下从外面打开,这可不好:这样的飞机就是性能再好,飞行员同志也不会喜欢的,这会变成飞行棺材!要是我在马德里那次碰上这样的座舱盖,那就交代在那了。当然,在这里我就不点名了,改正就好。”

林俊说的是谁?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他们的米格1的座舱就是这么个关键时刻要人命的玩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