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章:护送

第51章:护送

深秋的细雨已透着丝丝寒意,它们在空中缠绵不休,笼罩包裹着青山、碧水、村庄、田野和一条伸向天际的萧索山道。

咕喽、咕喽的车轮碾压山路的声响撕破雾雨,缓缓北行。它是一辆有些年头的陈旧马车,赶车之人亦是满面苍桑,皱纹已如爬山虎般地长满他的脸庞。但他却怡然自得,也不动用马鞭,任那匹还算壮实的土黄色骡马顺道缓行…

山道渐行渐险,本还算宽阔的路面越来越窄,两边的山岭突然变得高大险峻,把山道紧紧夹在中间。骡马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它时不时打个响鼻,四蹄越发的放慢。

“兄弟们,给老子围起来!”大吼声在山道中炸响。随即,吆喝声、哗啦哗啦的脚步声突然从两边山岭传出,接着,一下子冲出了两三百山贼。

他们把马车围得水泄不通,挥舞着大刀长矛等各式武器,人人皆是兴奋莫名、喜笑颜开。为首之人身材很是高大,面目凶恶,身上套着不知从哪弄来的一件文士长袍,显得不伦不类。他撩开长袍大踏步来到马车的一侧,用环首刀厚背敲击马车的长辕,抬头向那位驾车老头骂道:“老鬼,胆量不小啊,这世道也敢行商载客,我看你是要钱不要命。哈哈哈!”

老汉不见慌张,他放下马鞭,向来人拱拱手道:“大王,说笑了。只因客人欲前去东莱,正好我的小儿子效命于猛虎军,许久不见,我欲探望,刚好顺路,便载客同往。”

凶汉闻言一惊,他收回大刀,沉吟片刻,眯着细眼问道:“你那儿子唤作何名?在猛虎军中出任什么职务?”

赶车的老头谦恭的答道:“小儿张二牛,蒙军中长官抬爱,添任骑兵连长,手下有一百多号骑兵。”言语中透出丝丝自豪。

此语一出,四下皆惊,那猛虎军可不是他们这等虾米小贼敢招惹的。领头的恶汉也面色数变,眼中的凶光渐渐缓和,他盯着赶车老头良久,开口大笑道:“不错啊老头,你生了个好儿子。”

“不敢,不敢,还望大王宽宏大量,放小老儿一马!”老头连忙摆手客气道。

见有可能就此草草收场,贼人们都兴趣索然,一个个都有点垂头丧气。那位头领也有些不甘心,他向马车车厢喊话道:“俺们既出手,怎也得见见车中的几位朋友的尊容吧?”

老汉生怕这些贼人贼心不死,他忙阻止道:“大王,车中两位先生乃猛虎军沈大帅看中的名士,您看…”

凶汉闻言,也有点不知如何是好,要知道,当今的士人哪个不是眼高于顶,何况还是猛虎军大帅看重的人物!若真要让车中名士出来和他这等粗汉打招呼,又岂会给他好脸色?自己若一不小心动怒结下仇怨,又如何去承接猛虎军的怒火…正当他左右为难之际,南面的山道忽地尘土飞扬,显然是有大队人马行来。

凶汉心中一喜,又有生意来了!还好,这趟不用空手而回。

可心情刚刚开始阴转晴,眼前出现的景象又马上让他如坠冰窟!

哒哒哒,马蹄声如闷雷踏在地面上,凶汉顿觉心惊肉跳,他抬头南向:只见长不见尾的人群中奔出一队精骑,二十多骑士无不剽悍威武,他们组成一个锲形阵势,向此处疾冲而来。

这哪里是肥羊?自己才是羊入虎口!

在众匪瑟瑟发抖之际,那队骑士中冲出一将,此人精甲在身,双手横提一对精钢重戟,异常魁梧壮硕的虎躯下,那乌骓坐骑比他的主人更加兴奋,在唏律律的嘶叫声中直撞过来。

怒马快如疾风,挡在它前面的几个小喽啰吓得抱头鼠窜,刹那间空出了一大块空地。

唏律律,乌骓又是一声长嘶,双蹄临空踏起,庞大的躯体在那位贼首三尺处卒然刹住。贼首吓得面无人色,双股瑟瑟发抖。

马上巨汉俯视着面无人色的贼人头目,右手大戟敲击着他的脑袋,凌厉的目光射在此人脸上,低吼道:“狗贼,你莫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连猛虎军的贵客也敢劫持!今日就让你做个明白鬼,记住了,爷爷姓典名韦。”

来的竟是猛虎军第一猛将典韦,那人本来就吓得不轻,一听是凶名远播的典韦要取他性命,两腿再也不受控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嘴上连连讨饶:“将军饶命,我等真没有劫持之意,就算借我十个胆也不敢啊!这位老伯可以为我等作证。”说完,他用求助的眼神看向赶车的老头。

老头犹豫不决,贼首大急,不住向老头作揖求助,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止不住地冒出。

不待老头答话,车厢前面的布帘卷起,从里面钻出两人,都是一身士人打扮。

走在前面的人很年轻,一米七左右,一身褐色麻袍,腰背直挺,脸上风尘之色甚浓,可是满脸的憔悴和疲惫依旧遮掩不住他炯炯有神的眼睛。

“原来是素有‘古之恶来’之称的典韦将军,在下田畴,久闻将军威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幸会,幸会。”田畴拱手为礼,语气非常客气,又笑着为跪地的贼首开脱道,“他并没有害吾等之心,何况,杀他岂非脏了将军的大戟!”

这位田先生人还不错,每一句话都说到典韦的心坎上,典韦心中高兴,他朝下跪的贼人笑骂道:“小子,以后这对招子放亮一些,快滚!”

一句话让贼人浑身一松,似乎从地狱一下子又回到人间。他对典韦千谢万谢,又向田畴连连拜谢之后,灰溜溜的领着一众手下很快消矢在山林中。

典韦下马和田畴见过礼后,又来到田畴身侧的中年文士身前。中年人大概在三十五六岁上下,头戴竹冠,身披青色长袍;其人相貌很是普通,圆脸短须,这样的人如果走到大街上,肯定会立刻消融入人群,无从找寻;只是,那对细长的双目中偶尔一闪即逝的精芒亦让人不敢小觑。

两人施礼已毕,典韦问道:“莫非这位就是贾文和先生?”

“正是区区贾诩,先生二字不敢当。”贾诩含笑着谦虚地回答。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暗自惊异,他俩刚过青州地界时,便听说了一些关于猛虎军的传闻。

起初,他还不太相信,那位沈长史以几千黄巾和一些山贼起家,在短短数月间便把这群乌和之众粹炼成一只所向披靡的精锐,若不亲眼所见,任谁都不会相信,何况是他贾诩贾文和!

原本以为多半是以讹传讹,夸大其词…可是今天,他对自己的推测产生了动摇。刚才欲打劫他们的贼人一看就不是善与之辈,竟被一个驾车的老头一番话吓得马上收手,只源于老头有一子效命于猛虎军之故,由此可见猛虎军威名之盛,现在又见到典韦领来的一队精骑,个个技术娴熟,杀气腾腾,比起洛阳城外的北军精骑也毫不逊色。

贾诩古井不波的心忽起涟漪,这趟青州东莱之行让他隐隐开始些许期盼…

田畴、贾诩为何会结伴前往青州呢?原来,在后世,我便是〖三国演义〗的铁粉,看了一遍又一遍,犹觉不足,又找来〖三国志〗来研读,对三国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读到田畴的传奇经历,我非常感兴趣,他才能卓著,而且忠义无双,比之关羽的义气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上的田畴确实博学多才,而且练就一身好剑术。他在幽州为吏时,幽州牧刘虞非常器重他。刘虞被白马将军公孙瓒杀害后,田畴到刘虞墓前拜谒祭扫,被公孙瓒捕获招降,他誓死不从,公孙瓒听了别人的劝告,放了他。田畴带着宗族和前来依附的数百人隐入徐无山,他扫地盟誓曰:若不报刘幽州之仇,我就不再立于人世!随后几年间,前来归附的百姓已达五千多户。田畴规定礼仪,制定法律,兴办学校,没几年这里便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徐无渐渐形成一座生机盎然的城市,他们自给自足,内无重赋,外无敌扰,实为一处世外桃源。

北方边境地区的百姓闻之,纷纷向徐无迁徙,田畴一时声名远扬,连乌丸、鲜卑也都各自遣史送来贡物;可见田畴不光治政能力一流,他的军事才能也必定不赖,不然肯定不能威慑胡人,此人当有独当一面的将才。

袁绍占据北方后,几次遣使前来招请,并授予将军,田畴皆婉拒;袁绍死后,他儿子袁尚又来征召,田畴始终拒征。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田畴献计助其攻破乌桓。论功行赏时,曹操封田畴为亭侯,封邑五百户。田畴认为未能亲报刘虞之仇,有违当初立下的誓言,坚决不受。以后又多次立功,但从不接受封赏。

对于这样一位至死不渝的忠贞之士,我要不能结识,岂不有负穿越者的名头!我派出人一拨接一拨地打探这位传奇人物的下落,好在黄天不负苦心人,总算给我寻到踪迹。他如今正在洛阳游历,听说年纪还不到二十,却早是一方俊彦。得知我几次三番寻他,非常推崇他的才能和品德,他亦颇为感动,打算马上动身去东莱会会素未平生的“伯乐”。

巧的是,近来他认识了一位奇才,两人一见如故。此人便是贾诩。贾诩现在很落魄,他在宫中为郎官已有数载,也不得机会外放为官。更倒霉的是,当今天下始乱,处处平乱,处处都要用钱,连皇宫财政亦是吃紧,导致郎官的薪奉也拖延了大半年。贾诩家境不太好,眼见就要断粮,生活灰暗身体偏偏又出了点小恙!田畴看望他时,贾诩一脸哀叹的向好友透露了被迫回乡的想法。刚好田畴要去东莱,便极力邀请他结伴同去。贾诩回乡本就出于无奈,现在有我这冤大头出钱赞助两人公费旅游,何乐而不为?若运气好说不定能谋个安身立命的差事。

当两人踏至青州境内时,我已接到他二人前来的消息。我大喜,这次真是赚到了:田畴就不用说了,我钦慕已久;而这位贾诩先生,后世尊他为三国第一毒士,其才能不下于鬼才郭嘉!这两位牛人的旅行安全可不能丝毫马虎,我急令典韦亲自出马带了一个虎卫连的战士前去保驾护航。

典韦幸不辱命及时的赶到,用了半日和两人接上了头。

几人正客套间,跟在后面的大队人马已经赶到。这群人相当庞杂,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打头的是二三十名雄纠纠的骑士,他们沉着冷静、目光冷厉如刀,浑身透出浓浓的杀气,若一般人被他们盯上一眼,定会头皮发麻。行在最前的骑士最为粗壮厚实,他右手高举一面大旗,旗干不下丈二,三角状的旗面用麻布制成,黑底红边,上面用金色的丝线绣出四个大字:虎威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