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章 噩耗(17K首发)(2 / 2)


这些年来,她们家因退婚、拒婚得罪了太多的乡绅,但因秦良玉绝世风姿,仍有不死心的爱慕者托媒婆上门提亲。

不堪其扰的秦良玉,不得已决定选择比武招亲。毕竟在她们那个年代,年满18尚未许配人家的女子,不仅颜面上不好看,要嫁得一个好人家也难了。

这个消息一经放出,周边县乡的适龄男子均跃跃欲试,其中便包括位于忠州西南方的石柱县的马千乘。

说起马千乘,其乃名门之后,是汉代武门将军马援的后裔,因为军功被册封为四川石砫的宣抚使,管辖当地归顺大明的少数民族。

这宣抚使,也叫土司,是一个武官,用现在的职务套,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也就是马华龙那样的职位。

马千乘生于隆庆四年(1570年),字肖容,比秦良玉大4岁,同样也是一个武功超绝的武门后生。此人生得高大威猛,傲世才情堪比诸葛司马,倾城豪气犹胜吕布赵云。

当日,马千乘因家中琐事缠身,去得比较晚,就在秦良玉想放弃此次招亲比试时,她发现了匆匆赶来的马千乘。

马千乘丰神俊朗的外表,气度俨然的举止,让秦良玉眼前一亮。当马千乘明亮的眼神投向秦良玉的时候,秦良玉彻彻底底地沉醉在那深深的目光中,无法自拔。

她故意败给马千乘,他们的婚事便也就此敲定了。

婚后,秦良玉帮助丈夫训练了一支部队,这就是名留青史的“白杆兵”,正应了她幼年时期的豪言壮语,“使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

之所以给他们的部队起这个名字,只有秦良玉心里清楚,她依然忘不了雷日升。

明朝那个时候,实行的是兵屯制度。

明多次对蒙古用兵,深入漠北绞除蒙古残余势力!为了应对北方蒙古人对中原的威胁,需要在边疆长期驻扎大军,但朝廷难以维持长期庞大的开支,所以便逐步实行并推广兵屯制度。

所谓兵屯制度,就是不打仗的时候自己种粮养活自己,不用朝廷花钱,甚至还能有富余的上交朝廷。打仗的时候,发了大刀长矛就是兵,而且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世代继承。

兵屯制度虽然减轻了朝廷负担,但限制了人民自由和积极性,虽然以较少的代价便能维持庞大的军队,但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往往兵在精不在多,大明兵力虽然很可观,但战斗力很弱。因为长期兵屯,鱼龙混杂,民即是兵,兵即是民,这种做法顶多是民兵,和正规军比起来差的远了!

针对大明的这种情况,秦良玉亲自和丈夫马千乘一起训练这批白杆兵,他们的初衷是为了保一方安宁,所以她手下的兵力仅几千人。

她将雷日升生前未能达成的心愿在自己的白杆兵部队里先行推广,也就是那柄“白杆长矛”,这些白杆兵人手一支,而白杆兵的名字也是由这白杆长矛得来。

在秦良玉夫妇二人的不懈努力下,这支白杆兵部队的战斗力越来越高,协调作战能力也越来越强。成为后来名动一方、被朝廷倚重的强力兵团……

就在石柱县秦良玉与马千乘府邸不远处,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院,这个院里住着一位年约70岁的老人,街坊邻居都管他叫“焦大爷”,他因医术高明闻名乡里。

焦大爷具体是哪里人士没人知晓,只知道在几十年以前,他就是住在这里,而且一直未曾娶妻。

二十年前的一天,天还没亮,焦大爷被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吵醒,不知是谁将一个襁褓中的女婴遗弃在他家的门口,女婴的怀中有一张标有生辰八字的纸,除此再无其他可辨识其身份的物件。

自此后,焦大爷的家里便多了一张嘴。焦大爷给女孩起了个名字叫“焦柔”。

年方0的焦柔得到焦大爷的亲传,在医术上也算是小有所成。

随着年岁的增长,焦大爷的身体越来越差,以前都是焦大爷带着她一起去山上采药,现在变成焦柔独自一人去采药。

一般好的草药都是生长在悬崖峭壁等一些险峻的地方,所以平日里在采药的过程中,焦柔没少受伤。

之所以都0岁了还没有定亲,就是因为她在一次采药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整个左脸的脸皮被崖边尖锐的石头掀开了,虽经焦大爷敷药调理,仍是留下了明显而又可怖的疤痕。

三年前的一个清晨,焦柔本不想去采药,因为那天天气非常不好,但因一个病人急需的药材家里所剩不多了,她便背上背篓沿着泥泞的山路艰难地向山上爬去。

也就是在这一天,她遇见了她的真命天子,一个从崖顶摔下的、命大的男人,当焦柔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命悬一线了。

幸而他遇见的是焦柔,估计如果遇见的是一个普通的农夫的话,他这命也就搭那崖底了。

因头部受创,这名男子失忆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

因为是在最东向的山底救的他,所以焦柔便给他随便起了个名字叫“大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