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208)(1 / 2)





  前后差不多忙活了快一个月,总算是将家里都清理出去了,秦淮为了这一天,早前还多准备了一个空调,普通柜机跟那种耐高温的柜机用起来效果还是不一样,也不知道还要多长时间才能生产出适应如今气候的电器,所以在那之前,这些末世前囤的好东西不能浪费。

  走之前秦淮将房里的空调拆了下来放到了慕楠的空间,又将普通的柜机给换了上去,还有屋内的家具,他之前也淘到了一些旧家具,稍微清理一下也能用,床是慕楠睡习惯的床,从之前的市中心一直用到现在,这会儿走了肯定也是要带走的,所以备用了一套旧家具放在屋里。

  这样等后面拿下房子的人过来了,也不至于屋里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的好。

  因为不知道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气候温度,所以衣服就带了两件厚实的,其他的都是一些食物和水,等到了那边,如果上面没办法提供冬用物品,那就用食物跟人换,他们在这边将所有的家当都换成了食物交了上去。

  秦淮还说,他们这些年积攒的东西,已经找了关系渠道安放在那边了,所以食物这方面,就冲他们这些积攒,至少两三年不用愁,至于以后,当初一无所有都能积攒到今天,等到了新的地方落脚了,重头再来就是。

  一切准备妥当,到了出发的那一天。

  之前从市中心离开的时候,慕楠满心的不舍,但这次离开,不知道是因为知道这一次之后将不会再继续颠沛流离,或是因为对这里没有童年滤镜的感情,倒是没多少不舍,最爱的人在身边,关系好的朋友依旧在一起,除了前路未知,倒也没什么让人不舍惧怕。

  宋嘉握住胸口装了妞妞骨灰的挂饰,回头看了眼住了这么多年的房子,他唯一的不舍,是这些年妞妞陪伴着他生活的记忆,现在要去到一个新的地方,一个不曾有过妞妞的地方。

  吴峥揽住了宋嘉的肩膀,无声的拍了拍,妞妞是他带回家的狗,当时才两个多月,一只手就能托起来,宋嘉看到妞妞的第一眼就说好丑,连公母都没看直接定了名字叫妞妞,一眨眼,弟弟长大了,妞妞也走了。

  最没有不舍情绪的应该是简初了,他居无定所惯了,反正喻子柏在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这大概就是他与生俱来的杂草韧性,在哪儿都能活的很好。

  见吴峥在安慰着满心不舍情绪的宋嘉,简初也就没凑上去说话,看到至今依旧单身一人的徐茗,简初忍不住道:那个于峰,不跟我们一起走啊?

  要说他两有事吧,又好像没什么事,要说没事吧,这相处的又不像没事的,反正这些年,每年过年于峰都会过来跟他们一起吃年饭,但这人跟人之间的气场啊,那是只能意会的,于峰跟徐茗之间的气场,那跟他们完全不一样,可两人又一直好像朋友一般的相处,这就复杂又矛盾了。

  现在他们要走了,如果于峰不走,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有机会见到了。

  徐茗摇了摇头:他有他的打算,我问过了,他说暂时不走,那就算了。

  简初看着他:真算了?

  徐茗一脸平静的反问:那不然呢?

  简初耸耸肩:行叭。人家不愿意走,那也只能算了,估计是稍微有点苗头,但火花不够猛烈吧。

  反正徐茗说是一个人,也不算是一个人,他跟喻子柏,还有秦淮和慕楠以后注定都是没有孩子的,等到了新的地方,他们还像以前那样住在一起,等老了,那就一帮子老头一起喝茶聊天下棋打牌,所以只要徐茗觉得舒服,也不一定非要找个伴侣的伴儿,朋友的伴儿也是可以的。

  一行人到了集合的地方,那是还没开通的地下动车站台,上面的气候过于极端,尤其是暴热的时间越来越长,哪怕车辆只在晚上发车,运行起来也有高温风险,到了冬天,那更是低温结冻,这又不是自家屋门口随时能除冰的,所以尽管耗费巨大,但上面还是在建造地下动车轨道。

  慕楠看着前面一样拖着各种行李排队进去的人,小声朝秦淮好奇道:我们是要坐动车走吗?

  秦淮点头:应该是,但这动车不会直接进藏,看前面建设到了哪里,估计会半道下车然后转交通工具,也许会稍微折腾点,但应该会比我们之前徒步从市区走出来时要轻松很多。

  慕楠都已经做好徒步个把月进藏的准备了,听到秦淮这么说,顿时松了口气,能轻松点就好,只希望他们到了那边之后,不要出现什么高原反应,他这些年一直没有停过锻炼,而且末世后,人们的身体素质被极端的环境折腾的变强了不少,也许对于高原也能很快适应过来。

  队伍慢慢的排到了他们,进去要扫身份证,离开的人员名单和信息早就上报了,身份证一刷,人脸对应上后就能通过,一旦通过会给一个有条码的手环,后面一些检查或者登车,就直接扫手环条码了。

  陆陆续续的进了站,看着都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见过的轨道和动车,好多人都莫名激动起来,宋嘉都忍不住道:我还以为我们的生活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没想到现在连动车都恢复了,还是地下的动车,太厉害了。

  徐茗道:我刚才问了一下,这是上面的货运车,只有两节车厢有软座,后面都是货运车厢,终点首都,我们到了首都之后要转乘,那边紫外线的强度比我们这里更凶残,所以白天不能见光不只是温度,因此只有晚上能够行车,初步估计,我们能在半个月内到达目的地就很不错了。

  慕楠他们都惊了,还以为动车都有了,要不了三五天就能到呢,没想到至少还要半个月,半个月在路上,光是想想就觉得要累散架了。

  秦淮道:到了首都,上面会发高反的药物,所以不用担心高反的问题。

  慕楠看向秦淮:哥,你觉得避难城真的在藏区吗?

  徐茗笑着朝慕楠道:不用问你哥,我都能回答你,是的,国家所有的高尖人才现在都在往那边聚集,也只能是那边,才能避开海水上涨带来的危害。

  几人稍微坐了一会儿,当外面入口的大门重新关闭后,站台这边响起了广播,提示进站人员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上车。

  慕楠朝着大门那儿看了一眼,一回头见秦淮一手拿着行李一手朝他伸了过来,便笑着握了上去,希望这一次落定了,就再也不要变动了。

  第190章

  车上有软座的车厢是一排八人,中间过道,左右各四个座位,位子还挺宽敞,两两对坐,他们七个人刚好一排,还有一个单身一人的青年被安排了过来。

  慕楠他们和宋嘉兄弟两对坐,徐茗和简初他们一起,那个独身一人的青年不知道是有社恐不会跟人交流还是工作狂,坐下后就拿出电脑不停的在敲打。

  慕楠小声朝秦淮问道:你同事吗?他觉得这种拿着电脑不停敲他看不懂字符的,都应该从事着跟他哥一样的工作。

  秦淮摇头:这次我在的部门,只有我一个人接受了调度。

  本来是有两个人,但另外一个年纪有点大,身体不太行,经过最后的综合考评,恐怕无法适应藏区的环境,所以暂时被留了下来。

  根据他的观察,现在的情况应该是一批批的离开,从全国各地调动各方面所缺的人才,技术工,建筑工,科研医疗等等,先将最优秀的一批聚集起来,打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避难城,再慢慢的将后续人员逐步调动,一边建设避难城,一边进行着有序的撤离工作。

  否则全国目前应该也有好几亿人口,如果避难城的消息传播开,所有人为了躲避灾难朝着避难城蜂拥而至,不说现在避难城究竟建造到哪一步是否能容得下这么多人,光是去往避难城的路上,那恐怕就是一场人间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