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章(1 / 2)





  温软的唇瓣离开时念颐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她表面上自然是装得一派镇定,心如擂鼓,小拇指在眉心摸了摸,转而却戳他胸口道:“又不学好,占我便宜,仔细我打你——”

  须清和眯着眼睛笑,他想自己约莫是真的喜欢她喜欢的紧,不然为什么连她威胁要打他这么傻的模样他都觉得她可爱得不行。没什么更磅礴的想法,惟愿将她护在羽翼里,不叫任何潜在的威胁伤害她。

  他腆着脸把半边脸伸了过去,就凑在她跟前,“你不服气,大可以抱负回来。”

  “去去去。”大白日的,她才不要陪他乱来。

  念颐踮脚往外张望,有点不舍地道:“时间差不多了,我再不回去,万一她们找起来找不到,闹到老太太那里就遭了。呐,这是我绣得小香囊,里面装了丁香,干花,还有橘皮,”她在袖子里掏阿掏的,掏出一只藕荷色不加纹饰的香包放在他手心里,“兰卿要是困倦了,闻一闻便有提神醒脑的功效,是真的,我自己做的。”

  这只香包针脚细致工整,收口也做得好,他倒是意外她有这样的手艺,扬着眉捏起香包在鼻端闻了闻,见她一脸期待,他便慢而又慢才说道:“嗯,尚可。”

  只是尚可么?亏她做得那么认真。念颐没有说出来,推着他往岔道里赶,边走边道:“好了好了,快些离开才是,等你用到它便知我的好了。”

  他和她贫嘴,嗓音清雅含着笑意,“我不用也知道你的好。”

  说着顿住步子停下来,面色一整,复照应她道:“你哥哥爹爹那里,有些事也是没有办法,平日就不要再在他们身上白花费心思了。”

  这话来得突然,念颐只道他是关心她,此时也是一径点头,“好,我知道的。”

  他眸中浮现出隐约的忧虑,然而到此时已经不能再多做停留。

  念颐向他的背影挥了挥,看见他绕过山石,掠过竹影,仿佛两个人自此便失去交集,他徐徐从她视野里消失了。

  ☆、第36章

  话说襄郡侯府的顾十二姑娘被点为太子妃了,这在京城贵圈之中是极大的一桩事,昔年太子与太子妃恩爱异常,过处无人不艳羡。

  可是后来太子妃陆氏撒手人寰,太子也就变得性情孤僻形单影只起来,外人都不敢嚼舌根,皇后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短短的在陆氏走后半年她便着手开始为太子另择正妻,也不是没有挑着好的,只是每每都是叫太子亲自回绝了。

  久而久之的,皇后和一众亲贵也都灰了心,大臣家即使有适龄的女儿也不好意思再来掺合,毕竟女孩儿家被人拒绝不是好事,哪怕那人是太子。

  所以这一回太子竟然是同意迎娶襄郡侯府的十二姑娘,这委实叫一干人等炸开了锅,京中闲来无事的贵妇们更是热衷于谈论此事。因问道谁熟悉顾十二,哪想到说来说去,竟是无人见过她。

  京中皆只知顾念芝,不知顾念颐。

  只是料想顾念芝是那般的花容月貌,顾家二位老爷年轻时亦是人才俊俏,这位十二姑娘也定然不是等闲庸脂俗粉之流,不然太子因何会点头,不禁叫人对她生出十二万分的好奇心——

  未来的太子妃,生得何种模样?

  ……

  莲塘飘来清雅的幽香,蜻蜓飞的低,透明的翅膀微微泛着金光,在阳光的照射下又显出几分精致的暗蓝,念颐仰头望了望,想起老人说蜻蜓低飞,这是上天将要变脸的征兆。

  “所以是要下雨了吧?”

  她把描绘着细柳的油纸伞搁在右边肩膀上,听见踏踏踏的脚步声,视线便从高空移向正面向她而来的喜珠。

  满额头的汗也盖不住喜珠满面的喜色,她停在念颐身侧抬袖抹了抹汗,晃晃指尖的请帖道:“姑娘,这都是这个月第十二封请帖啦!外头人既然都想叫姑娘出去,虽然说存着各式各样的心思,可咱们也不是见不得人啊不是,我看姑娘着实没必要镇日地闷在家中的,十四姑娘就时常出外走动呢!”

  念颐和喜珠是两样的情绪,她又看天空,看了好一时才问道:“这是谁家送来的帖子,要做什么?”

  喜珠忙不迭道:“这是梅府送来的,梅家是宫里头孝珍贵妃的母家,姑娘想想,连他们都邀约了,这个面子真的不给么?”

  一直站在边上的海兰之前不言语,听到这里才半是打趣地道:“我怎么看着是你自己想出去,还一直把姑娘挂在嘴边,”她想了想,拿过了那封梅家送来的帖子掩进袖兜里,“夏日闷热,姑娘又是才被定下来,不出去自有不出去的好处,你便不要再拿这些事烦她了。”

  近来送来的请帖名目繁多,做什么的都有,她愈是推脱,各家愈是要想着法儿的也要一睹真容,看花看水五花八门,念颐却真的从头至尾一家也未曾回应过,对外只推说是身体不适,用这借口一推就推到了现今大夏日的光景。

  二太太乐得如此,老太太那里并不管此类闲账,所以念颐不接受任何邀约府中也无人说什么。倒是她院里的丫头们平日少不得要把疑惑不解放在面孔上。

  就连大丫头喜珠原先也以为姑娘推几家后就会顺势出去应酬走动的,哪里想到她是真心一门心思窝在家中。

  喜珠百思不得其解,她又暗中留意念颐,一日日的,越发觉出她们姑娘是不是不中意这门婚事?

  否则她怎么总是不大快乐的样子,饶是每日做的事情同往日相差无多,但笑容的确少了,晚上用完晚饭便坐在窗前发呆怔愣,连黏着五爷的时间也大大缩减,只有五爷从学里回来时她才去看一看,也是呆不多久就出来。

  一切一切从细枝末节里透出不寻常来,外人瞧不出端倪,一同长大的却不是。

  喜珠不提那些请帖了,突然笑着道:“昨日宫里有赏赐下来,皇后娘娘身边来的内侍亲口告诉我,说那些古玩首饰每一件都是太子殿下亲自挑选的。”她啧啧感慨着,“真好,太子殿下对姑娘如此体贴…咱们都是姑娘家么,来日只要夫君疼惜,别的事就都不是事了。”

  念颐听了,面上微动道:“来人当真说是太子亲自挑选的?”

  喜珠忙点头,念颐在亭子里坐下来,打着纨扇若有所思,依她的想法太子是不会亲自挑选任何物事的,多半还是皇后娘娘有意嘱咐的罢。其实太子那么喜欢陆氏,就不应该再勉强他自己娶她,两个人没说过几句话,性情也不见得相投,何必呢。

  再就是须清和那里,她不晓得他有什么法子可想,她不完全是随波逐流的人,然而这种时候没有任何力量,只能跟着大势走,何况,倘若因为她而让太子对须清和心生不满,她才觉得他们都冤枉。

  太子要找个替身,哪里找不到呢?

  接着几日喜珠一有工夫就见缝插针地夸赞太子有多么多么好,采菊也是连连称是,最后海兰看不下去了,便隐晦把姑娘和承淮王的牵扯略提了一提。

  大家都不是傻的,海兰这一说她们两个立时便犹如茅塞顿开,明了之余又觉得前途一筹莫展。

  承淮王即便腿脚不便,倒也是叫人仰望的人物,话虽如此说,她们姑娘眼下却是同太子有了婚约,太子太子,来日御极为帝的人只能是太子,没听说胳膊能拧得过大腿的,因而都对承淮王和念颐能走到一起不抱希望。

  夏日多雨,又是几日过去,地面上水渍微干,一阵脚踩着水塘的声音由远及近,原来是宫里面来了人,内侍官笑容满面,要迎十二姑娘过慕凰台去和皇后娘娘说说话。

  这是大事,大家都忙活起来,伺候着姑娘穿衣打扮,念颐像扯线木偶似的被她们带到穿衣镜前。她看着铜镜里的人感觉很恍惚,情绪积累到了一定的地步,蓦地道:“我就不能不去么?皇后娘娘平白叫我进宫做什么,必然同太子脱不开干系——”

  她抗拒她们为她装扮,一面说,一面把身上穿了一半的鹅黄绣葱绿柿蒂纹妆花褙子往外扯,这时候等候的数名宫人就在院中,念颐这样一闹把几个人都唬的心跳加快。

  海兰还算镇定,握了握姑娘的手安抚她,喜珠已悄声道:“姑奶奶,您可消停下来吧,别吓坏我们…横竖进宫走一圈和上一回似的只当散心了,别想那么多……!”

  采菊偷偷摸摸从在窗边上看,见院中并无异常才放心下来,她和喜珠海兰对视一眼,俱都是面露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