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1 / 2)





  为首的老专家头发花白,面孔慈和,笑呵呵地看着陆则说:“我听小裴说起过你。”

  “我也听小裴说起过你。”这是第二个老专家。

  “我也挺小裴说起过你。”这是第三个老专家。

  陆则:“………………”

  这可是一群能把他们裴院长叫小裴的老前辈,惹不起惹不起。

  所以,裴院长到底和多少人吹过牛逼?

  陆则和裴舒窈跟专家们打过照面,才跟司机大叔说起裴院长托付的那一保温瓶汤。

  司机大叔和学校合作挺多,跟裴院长也算熟悉,自然也见过陆则。他麻利地把汤拿出来交给陆则,嘴里不忘和陆则磕叨:“你们院长对你这个学生可真不错,还给你捎汤。”

  陆则只能礼貌地笑笑:“对,院长对我很好。”

  虽然老裴是觉得女儿脸皮薄不好取汤,才让他这个脸皮厚的来取。

  陆则面不改色地带着汤下车。

  老专家们见陆则拿着个大大的保温瓶下来,都笑着调侃:“你们裴院长又煲汤了?”

  陆则说:“对。”

  陆则这后辈看起来一本正经的,专家们也没再打趣。

  要知道对于裴院长对老火靓汤的喜好,业内都有所耳闻。各种“老火靓汤”其实算是民间药膳,毕竟添加进去的大多是一些滋补药材,别看裴院长一个西医出身的,他在这方面的钻研可比不少中医都要深!

  坐了几小时车,专家组一行人都饿了,叫上陆则和裴舒窈一起去吃饭。

  这酒店没什么固定的菜色,类似农家乐,有什么肉做什么肉,有什么菜做什么菜,味道算不得多特别,但胜在应季和健康。

  这正好符合中老年人的偏好。

  点好菜,陆则和裴舒窈把裴院长的爱心汤分成两碗喝掉。

  这次的汤加了少许首乌和黄精,喝起来有些清苦,好在有瘦肉熬出的甜中和,比起很多中药来说还是好很多。

  据裴院长解释,最近很多学生的朋友圈在爱好头秃和少年白,他非常担心两个小孩的头发,特意熬了这汤让人给他们捎来(以上来自裴院长朋友圈)。

  陆则面不改色地喝了下去,看了眼裴舒窈。

  注意到裴舒窈眉头微微皱起,陆则满意了。

  很好,显然师妹也觉得略苦,不是他一个人受苦受难!

  也多亏他俩平时都是不太在意别人目光的人,要不然还真不能厚着脸皮在这么多专家的注视下吃独食。

  一顿饭吃下来,陆则对接下来的时间安排有了基本的了解。得知他还准备住在镇医院那边,负责人说:“这里也给你留个床位,有时候弄晚了你可以直接在这边休息。”

  陆则没有意见。

  借调的事确定下来,陆则告别专家组和裴舒窈回了镇医院。

  平时陆则也要夜跑,他准备直接把往返路线当夜跑和晨跑路线,锻炼量算是增加了。

  回到镇医院宿舍那边,陆则又遇到了外出采买的刘倩和沈丽丽两人。

  刘倩消息灵通,已经得知陆则要被专家组借调走的事,看到陆则后有些惊喜:“陆医生,你接下来还住这边吗?”

  陆则点头:“东西都在这,搬来搬去不方便。”

  刘倩和沈丽丽都挺高兴:“那就好,还以为接下来都见不到陆医生了。”

  要知道这一个月来她们一跃成为同学们最羡慕的人,别人只能远距离看看关于陆则的视频和直播,她们每天都可以看到真人,甚至还和陆则当了一个月的邻居!

  李医生这晚又给左邻右里楼上楼下分了一顿宵夜,陆则没吃,他和专家组一起吃过饭。

  李医生也没吃,再好吃的东西经常吃也会腻。他和陆则说起那个断肢再植病人的情况:“他恢复得不错,养上一段时间应该可以出院。”

  陆则对自己有份参与过的手术也很关心:“希望手可以真正保住。”

  两个人讨论了一会,各自回房间睡觉。

  第二天一早,陆则按时出发去和专家组会合。

  专家组一半是老人家,起得都早,见陆则过来了,都乐呵呵地打招呼:“来得挺早啊,正好可以赶上吃早饭。”

  陆则既然被借调走了,自然不好再去医院食堂蹭吃,他坦然地跟着专家们一起去吃了早餐。

  这次赶来的都是能静下心搞学问搞到老的研究者,很欣赏陆则沉着冷静的性格,也不废话,领着陆则一起去整理这次出土的中医古籍。

  这些年各地陆陆续续挖出不少古墓,出土的古籍也不少,很多都排着队等着整理、存档和出版。

  要不是这次出土的古籍数量比较大、内容比较珍贵,也不会引来那么多老专家。

  这次出土的古籍不是明朝中叶流行起来的线装本,大部分都是经折装和卷轴装,都分门别类地珍藏着,可见墓主是个爱书之人。

  根据考古专家们的初步推断,这座墓可能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及其后代的墓葬群,只是在全国各地已经有了不下五十座“朱允炆墓”,谁都拿不住这次挖出来的是不是真的,只能判断出出土的东西确实属于那个时期。

  陆则和随行的几个年轻人负责把相应的中医古籍分类整理并收录成电子档,这些事都费眼,不适合让老专家干。

  既然是来打杂的,陆则很有打杂操守,不怎么说话,专注忙自己的任务。他的记忆力一直很好,虽然只是整理时一眼扫过去,却还是把大部分内容记了下来。

  陆则比对着自己以前读过或扫过目录的中医典籍,发现其中确实有不少是已经失传的医书,应该还挺有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