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古代吃货生存指南第86节(1 / 2)





  谢琅对着小二道:“跟我来一套和他一样的。”

  老丁见他不像是这儿的住户,没多看,自己吃自己的。

  他挑起油饼,往胡辣汤里一按。

  黏糊糊的汤汁立马从四面八方包裹住油饼,一挑起来,油饼端部挂了厚厚一层黏糊糊的光亮的汤汁。放入口里一咬,汤汁浓稠,并不会把油饼浸软,油饼酥脆,油香清淡,还未细品,就被胡辣汤辛麻过瘾、鲜香可口的味道覆盖,酥脆与粘稠交杂,又香又麻,十分过瘾。

  谢琅很久没见人吃相这么不讲究了,此刻也来了胃口,等小二一端上来,立刻就吃了一口。

  胡辣汤味重,麻味醇郁,干姜、良姜、胡椒、荜拨、肉桂、山奈等各种调料药材混合在一起,构成了或轻或重、滋味丰富的奇异香味,汤汁香辣,绵而细腻,回味无穷。

  谢琅很少吃重口的吃食,但胡辣汤并不会让他受不住,只因胡辣汤虽辣,却不会让人辣得舌疼,而是一种热暖的辛香,辣中透鲜,鲜中有麻,滑腻、软绵、黏糊,还能一边喝一边嚼,感受不同食材的口感以及他们散发出的香味,吃完一碗,毫不犹豫地会让再来一碗。

  这次小二动作依旧很快,马上端来了胡辣汤,谢琅没注意,迫不及待的入口……

  “咳咳!”一股陌生的强烈的辣意袭来,他被呛住,以袖掩面不停咳嗽,嗓子舌头辣得生疼。

  林氏偷偷探头,对周氏道:“好像辣的很厉害。”

  周氏抱胸:“当然,放了三勺辣椒酱呢。”

  林氏见他咳得快要直不起腰了,而小二被周氏叫住不准递水,犹豫道:“好像咳得太厉害了。”

  “经过我手的美味,我不愿让他享受。”周氏给林氏一个眼神,林氏立刻心领神会。若是襄阳伯在这儿,她会让他咳死算了。

  最后还是掌柜的给谢琅端了杯水,他匆忙喝下才止住咳嗽。

  老丁看他咳得这么难受,犹豫地问:“没事吧?这碗味道很呛吗?”

  却不想对面那俊朗温润的男子脸上露出了笑意,他垂眸笑道:“没事,是我妻子捉弄我。”就像当年在漠北周氏非要哄着他喝烈酒一样,看他呛着后,会挑眉傲气十足地嘲笑京城的贵公子都是软猫儿。

  想到这儿,谢琅脸上的笑意淡去,口里辣味散去,只剩苦涩。

  他明白谢笙为何要他来看了。

  周氏变了模样,变回了曾经漠北那个开朗跳脱、无拘无束的周家大小姐,而他却不是那个初到漠北,招惹她动心的谢二郎了。

  嫁入京城的七年日子里,她的性子被扭曲,棱角被磨平,再做回自己时,棱角不在了,对他的情谊也不在了。

  心里泛起一股针刺般密密麻麻地痛,谢琅坐不下去了,结账后匆忙离开。

  “奇奇怪怪。”老丁看他走了,摇摇头,继续品尝自己面前的美味。

  食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热腾腾的香气冲散了清晨的宁静,众多的食客说笑打趣,此处只应有无限的欢愉舒畅,容不下黯然。

  第84章

  自从早食摊开张以后, 姜舒窈便闲了下来, 前段时间忙着琢磨吃食调试口味, 整日不得闲。现在闲下来以后, 每日除了指点指点周氏以外就没什么事干了。

  忙的时候顾不得谢珣, 现在一闲下来了,才发现他似乎不太对劲儿。

  比如大半夜的睡不着,每天看着她欲言又止, 吃饭不像往日那样香了等等。

  当然,让姜舒窈注意到他不对劲儿的最主要原因是最后一点。

  今日他照例郁郁不乐地吃完晚膳,把筷子搁下, 看着空碗发呆。

  姜舒窈见他这样有几日了,并无好转, 便试探着开口:“你最近是怎么了?”

  谢珣抬头, 表情十分疑惑, 问道:“什么?”

  姜舒窈能怎么说,总不能说“我看你这几天食量减少了, 虽然还是比常人多,但这样总是不太对劲儿的”吧。

  于是她只好道:“我看你有心事。”

  谢珣思索了一下,有些困惑:“没有啊。”

  好吧,姜舒窈闭嘴了。或许只是因为最近他不长身体了, 胃口也随之变小了。

  到了晚间, 两人沐浴换衣后, 准备熄灯就寝。

  两人躺在床上, 谢珣和往常一样, 默默地把手伸过来,试探着牵起她的手。

  姜舒窈想到他最近心绪郁郁,便轻轻地回握了下他的指尖,以作安慰。

  就是这个动作让谢珣一冲动,委屈巴巴地道:“我不想和你分开。”

  姜舒窈迷迷糊糊的,一下子清醒:“什么?”

  “圣上派太子彻查贪污官吏,坐镇督查河堤加固,我们都要跟着去。”谢珣道。

  姜舒窈恍然,原来这几日就是在忧心这个呀。不就是离京办事嘛,说什么分开,吓了她一大跳。

  她心头一软,用手指轻轻磨蹭谢珣的手背给他安慰。

  虽然他还未及弱冠,但已是位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了。

  “我相信你能办好的。”她不懂这些,宽慰的话说了难免显得苍白,只是表达对谢珣的支持。

  谢珣被她蹭着手背,像被撸着脖毛的猫,舒服得直眯眼,听她说这句话,半晌才反应过来:“什么?”他云里雾里的,解释道,“这事儿我们已经查了月余,证据俱全,只需到了后立刻将贪官污吏定罪押下,然后督管河堤修筑加固就行了。”

  姜舒窈一愣:“那你这几日忧心忡忡是为何?”

  说到这个,谢珣就愁:“此行不知耗时多久,按照常理,我怕是有半个月见不到你了。而且处理这种公事带上家眷不合适,你我就要分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