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古代吃货生存指南第42节(1 / 2)





  打卤面卤色色泽棕红,鲜亮润泽,面白卤厚,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香菇、红色的胡萝卜、嫩白的豆腐丁,混杂在一起颜色丰富。

  用筷子搅拌均匀,卤子依旧稠而不散,紧紧裹着粗细均匀的面条。

  一入口便明白稠卤的妙来,卤子鲜香,配上面条咸淡适宜,鲜香浑厚,醇而不腻。

  打卤讲究好汤,慢熬鸡汤的配上口蘑丁,鲜得让人恨不得吞下舌头。

  蛋花散落在卤中,薄而柔韧,蛋香醇厚,在棕红色的卤中格外显眼,因为蛋花薄才足够入味,一嚼,咸香的卤汤从蛋花中溢出,配着劲道爽口的面条越嚼越有味。

  也不知道这面条是怎么揉的,明明没有汤汁,却毫不粘黏,柔韧滑爽,根根分明。

  这种面条在前,很难有人做到优雅地食用蔺成才开始还在克制,到了后头直接挑起一大筷子“唏哩呼噜”地入口。

  浓稠的卤汤和面条包在口里面,又烫又鲜,卤汤里洒上点白胡椒,烫意激起了胡椒的麻香,辣中带鲜,鲜中透醇,再滴几滴香醋,一口接一口,吃得嘴角沾卤,完全停不下来。

  蔺成吃得开心,浑然未察觉对面坐下了一人。

  对面那人边吃边自言自语:“这面条上浇的汤汁可真是妙,香菇口蘑鲜香,鸡蛋皮醇香香鲜笋木耳清香,又隐隐有肉汤的肉香,明明是平常的食材却做出了不平常的味道,看来民间的智慧是无穷的。”

  这声音,这语气,这熟悉的唠叨……

  蔺成抬头,就见明明说了要去书肆抢孤本的同僚李复坐在自己的对面,沉浸地品尝着打卤面。

  他的眼神在李复身上扫一眼,深色棉衫,再看看自己穿的,这也太像了吧。

  对面的人还在唏哩呼噜顺道念念叨叨地吃面,蔺成受不了了,敲敲桌面。

  李复莫名其妙地抬头,然后就僵住了。

  两人大眼对小眼,半晌干涩地吐出四个字:“好巧好巧。”

  他们假笑了几下,然后不约而同地低头吃面,李复总算收敛了声响。

  吃了没几口,侧面来了一人,唏哩呼噜地吃起面,蔺成本不在意,但余光瞟到那熟悉的深色衣袍,总觉得有种莫名的怪异。

  他侧头一看,果然和自己身上这件无甚区别。

  在看穿这衣裳的人,可不就是说要与同窗聚会作诗不能去跑马了的同僚关映吗?

  蔺成停了,对面的李复觉得奇怪,跟着抬头瞧向旁边的人。

  桌上一时安静,关映也顿住了,一抬头,三个人大眼瞪小眼。

  “……”

  一片沉默中,三人不约而同地想:他们明明吩咐的是让下人“找件普通百姓穿的不起眼的衣裳”,为何此时此刻三人身上衣裳竟然是一样的?!难道各府下人眼里的不起眼都是这款式的?

  第43章

  除了这几个为躲人而刻意装扮过的东宫同僚们, 谢珣和姜舒窈也打扮了一番,毕竟到码头还穿着绫罗绸缎总归是不合适的。

  姜舒窈特地让白芷找出麻布做了一身颜色黯淡的衣裳,头发用布巾一裹, 素面朝天,不加装点,活似个农家新妇。

  谢珣穿的也简单, 两人并肩行走,一眼看过去就像是村里最俊秀的书生娶了村长家娇养大的闺女。

  天儿太热,日头晒在身上火辣辣。码头做工的糙汉也不讲究了,上衫一脱,光着膀子大咧咧地在道上行走。

  谢珣来之前没料到这点, 直到看到了一批刚刚下工满身是汗的赤膊汉子从面前经过,才陡然警觉。

  不是他不信任自家的媳妇儿, 实在是姜舒窈此前的传闻做不得假, 她确实是在男色面前不怎么能把控的住自己。

  谢珣为了不显得太过多疑, 只能悄悄地斜一下眼, 用余光盯着姜舒窈。

  这不看还好, 一看就委屈了——姜舒窈的眼神正好落在人家汉子身上。

  这可就冤枉姜舒窈了, 这队赤膊精壮汉子从她面前走过,好大一片古铜色, 她下意识就看过去了, 真和好色没关系。

  谢珣咳了一声。

  姜舒窈转头看他。

  谢珣舒坦了。他知道自己生得俊朗, 以前不曾在意京中关于他容貌的赞美, 此时此刻却把那当做了底气。

  不要看他们, 要看就看我好啦。

  他这么想着,脸绷得很紧,不像是来看食肆开业的,更像是来讨债的。

  姜舒窈见他这样,正想问他怎么了,眼前又路过一堆光膀子汉子,她的眼神再次下意识跟着飘走了……

  谢珣:!!!

  “咳!咳!”他握拳大声咳嗽。

  姜舒窈吓了一跳:“没事吧?怎么咳成这样?”

  谢珣放下手,强作淡定:“无事。”

  话音刚落,又有一堆光膀子汉子路过。

  他心头那个火气“蹭”地就冒了起来,这群人怎么回事,有这么热吗,还没有入夏呢!

  他浑身冒着嗖嗖的冷气,姜舒窈未曾注意,倒是一旁卖饼的老嫂子笑了出声。

  姜舒窈听到笑声,不解地看向饼摊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