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炮灰女配的锦鲤日常[穿书]第86节(1 / 2)





  万幸抱着万中华的旧衣服走进来之后,把衣服放到了一边,看着床上不知道是睡过去还是昏死过去的人,说道,“爸爸,这是下午救了我们的解放军哥哥吗?”

  万中华沉默的点点头。

  万幸来的这一段时间,万中华便简单的把事情和陈晓白解释了一下。

  他写字写得快,好些还用上了七十年代的老字体,和后世一些书写习惯不太一样,万幸辨认了好一会儿,才看明白到底写的是什么。

  原来是下午的时候,万中华和这小青年一起追着人贩的头目,和同伙三个人跑了,追了多久也没意识,只是四周的景越来越熟悉,他这才发现,居然是追到了他们自己村子附近。

  只是当时天色已经黑了,不好找人,但是那三个人手里还抱着两个孩子,他们不想放弃,便一直找。

  最终,是在石桥村附近的河边,看到了正取水、弄鱼,打算吃饭的几个团伙。

  两个人一合计,包抄,趁着天黑,敌明我暗的情况下,便把那三个人给一锅端了。

  之后,他们便喊了得到消息,在附近巡逻的警察过来。

  等待警察的过程中,人贩子的头目醒了过来,争斗之间,小青年因为一只手不方便,给那个人贩子头目划伤了手臂,掉下了河里。

  万中华正犹豫,却见小青年不管自己,让他赶紧着去抓人贩子,便和人贩子继续扭打在了一起,终于,在警察赶来之后,把人贩子三人成功制服,也终于解救了剩下的两个孩子。

  孩子都被带回了警局,万中华交代了事情之后,便和几个警察在河道附近搜索这小青年的下落,终于,在一个桥根底下,发现了被木桩子给正巧挡住了的人。

  几个人把他拉上了岸,才发现他早就已经冻得神志不清了,就连忙的把人给送过来了。

  几个警察明确不拿群众一分一线,确定一下之后,各自回警局交代情况,第二天再过来,带着万中华回去问事。

  万中华这才把人给带回了万家。

  “原来是这样呀。”万幸点了点头,看向万中华,说道,“爹,要不我去叫孙爷爷过来给他看看吧,万一发烧了就不好了。”

  老太太这两天身体有些不太好,加上屋里空房间也多,老孙头又没事情,干脆是在万家就住着了,每天管三顿饭,还顿顿能有个鸡蛋吃。

  因为离这里并不远,万幸想着自己跑一趟也没事,大夫肯定是得请的——这么大冷的天,又是晚上,河水和正午的可不一样,更刺骨。

  多健壮的人掉河里冻上一圈都不是个事儿啊。

  然而两个家长大概是被下午的人贩子真的给吓到了,不光是陈晓白,万中华也不同意。

  他也是下河趟了水的,浑身上下也的,万幸拿过来的衣服,那小孩儿穿不上,正好给他换了。

  闻言他摇了摇头,伸手指了指自己,示意万幸他去。

  万幸也没争,乖乖点了点头。

  屋里只剩下了陈晓白,万幸和万志高手拉手,一起去端了一盆热水过来,心里想着这年头不知道有没有热水壶——然而农村连电都没有,就算是有热水壶,他们也没得用,只能用大锅烧水。

  万幸叹了口气,认命的去拿毛巾。

  床上的孩子衣服被扒的光溜溜,陈晓白把他的胳膊拿出来,一点点的给他擦拭,让人想着赶紧回温。

  刚掀开被子,她一回头,瞅见了两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陈晓白一顿,哭笑不得的指了指万幸,说,“宝丫,去给娘再拿一块毛巾去。”

  万幸颇有些遗憾的‘哦’了一声。

  ——一个十几岁的小屁孩儿,要什么没什么,看几眼又少不了几块肉。

  然而想归想,万幸总是不能把这话给说出口的。

  床上的人被冻得脸色发白,嘴唇都没什么血色,许是这会儿进到了暖和的被子里面,反而开始发起了抖来。

  这估计是真的被冻得太厉害了,万幸心想。

  陈晓白连忙又给他喝了几口红糖水,伸手一摸被窝,是热乎的。

  万幸上半身用手肘在床上撑着,双手托着下巴,打量着床上躺着的那人。

  他眉毛上像是有一小块疤,小拇指盖大小,十分不明显,只是位置正好在靠近眉尾的地方,不光是没什么戾气,反而多生了些许后世最流行的邪气的感觉。

  万幸白天也没来得及仔细打量,这会儿就着微弱的灯光一看,才发现这人的长相居然还挺好看。

  没多久,万中华便带着已经歇下去了的老孙头赶着进来了。

  老孙头大摇大摆一进来,看见再床边立着的万宝丫,当下乐的眼睛一眯,也没什么不快的情绪了,笑着说,“呦,小宝丫,今儿爷爷可算是看见你啦!”

  万幸回头一看,也乐了。

  老孙头前几天就在给张敏静看病了,也就是这两天张敏静夜里总说喘不上气,老孙头才算是搬了进来,在张敏静不舒服的时候,能看个对症。

  不过来的这几天万中华搬家正忙着,谁都抽不开身,万幸也没和老孙头打过什么正脸。

  万幸笑眯眯的打了个招呼,“孙爷爷好呀。”

  老孙头笑着抚自己胡须,“宝丫好,宝丫好。”

  说着,他也不耽误,拎着药箱走到了床边。

  万家新盖的房子一共有四个,带上灶屋和杂物间的话,算是有五间。

  万中华想的长远,给万幸和万志高都单独留了一间,还有一个,是留着以备不时之需的,毕竟下乡活动还在继续,听说再过阵子,石桥村会有一批下乡的青年过来。

  因为石桥村整体不算穷,所以这些青年应该会被安插在乡亲们家里住,他们家肯定是头一份。

  加上老四又是副大队长,他们家怎么都要做出表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