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六章始春





  两人也曾聊起之间的合作关系,大夫人隐晦的表示,会亦然遵守她曾经答应好骆明诗的话,会善待骆明焱和李氏。

  然后骆明诗就真的多次见到大夫人待明焱如亲生一般,很是亲切体贴,明焱跟大夫人也亲近许多,虽然大夫人待李氏仍是不冷不热,但好歹未从未刁难过李氏,如此便够了。

  似乎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冬去春又来。

  始春,万物渐复苏,园子里头的各种绿意都陆续冒了出来。

  今日是个好天,骆明诗站在园子里头,闭着眼睛感受着春意,望春却立即上前又为骆明诗披上一件衣物,笑道:“小姐未曾觉得冷?”

  骆明诗也笑,“不过也想同这些花花草草一般感受天地灵气。”

  望春眨了眨眼睛道:“怎么小姐今日说话有些神神叨叨的,天地灵什么的倒是和那禅语有几分相似。”

  骆明诗只作笑笑不答,就要进屋准备梳洗,便听闻望春也跟上来说道:“小姐可要快些了,大夫人来传话,说是今日要带众人去礼佛。”

  骆明诗闻言,立即想到了慧灵大师,便问道:“可有说是去哪家寺庙?”

  望春答道:“听说是灵隐寺,那里香火盛些,慧灵大师解的签也总要比旁的灵验些。”

  果然是慧灵,骆明诗一皱眉头又问道:“可有说能不去?”

  望春一愣,这才明白自家小姐又耍小性子了,当即说道:“哪儿能不去,骆家的女眷都要去。”

  骆明诗立即答道:“难不成老夫人也去。”

  望春被噎得一滞,道:“老夫人自是不去的,老夫人佛堂里有佛,心中也有佛,那还需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求佛?”事实上,老夫人自是不去的,原因不过是老夫人自那事以后,就如同被软禁了一般,只是这话是绝对说不得的小姐心中也是知道的。

  没想骆明诗继续耍赖道:“我也是心中有佛之人,我心中什么佛都有,真的望春,哎——莫推我。”

  望春不等骆明诗说完,就径直帮骆明诗梳洗打扮起来,虽不知小姐为何这般不愿意去那寺庙,但从大体上来说,小姐是非去不可,且小姐勉强也算是个识大体之人。

  大家风范,小家子气,说的就是自家小姐了。

  直至坐上了大夫人的豪华马车,给大夫人请了安,马车开始晃动启程后,骆明诗心中仍是带着些不甘不愿的别扭。

  一生坎坷,破而后立。

  这是慧灵大师为她批的命,自己如今这般经历了前世又重活了一世,可算是灵验了慧灵大师的话?如今自己这般去,他又是否会发现什么?谁又喜欢去见一个只一眼,就将自己所有秘密看穿的人?

  见了骆明诗脸色不虞,大夫人主动询问道:“诗儿可是有哪里不舒服?”

  骆明诗闻言愣了愣便明白大夫人口中的诗儿是指自己,叫自己诗儿的原本只有父亲和姨娘,此刻又多了一个大夫人。

  骆明诗努力让自己脸色正常些,不为那个“诗儿”而表现得哪里不妥,免得倒叫大夫人尴尬,这才自然的答道:“只是不太习惯坐马车。”

  大夫人沉吟了下,便说道:“你姨娘也是个身子弱的,那马车想必她也坐不惯,我这辆马车倒是还好些,你去将姨娘唤过来,免得叫她一人难受。”

  骆明诗听了,心中一暖,欢快的应了,便听到身旁一直未说话的骆明雪一声冷哼,骆明诗好心情的不予计较,这才下了马车往后边去了。

  车内就剩下大夫人和骆明雪,大夫人首先开口道:“莫要总与诗儿作对。”

  骆明雪本就不服气,此刻听母亲这么说,更加愤愤开口道:“母亲,我才是你的亲生女儿,骆家嫡长女,您忘了吗?”

  大夫人只看了骆明雪一眼,无奈,失望,怜惜,最后只化作一声叹息,不语。她对骆明诗这般好,里面未尝也没有投桃报李的意思,骆明诗瞧着便是个有本事的,将来不管是成家了还是如何,都希望她能看在自己的份上,对明雪照应一二,也算全了她这颗慈母护女的心思。

  待骆明诗再扶着李氏上马车后,两人都没再说起这个话题,骆明雪又是一声冷哼,不再理会她三人,李氏还以为骆明雪是在冲自己,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骆明诗见状只是拍着姨娘的手不言语,大夫人又只得叹口气,这才主动的与李氏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起话来。

  一行人就这么到了灵隐寺,才下了马车,就能清晰的感觉到这里的不同,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的静下心来感受一切,更加贴近自然了些,若用骆明诗早上与望春笑闹的话来说,那便是这里的灵气要更足了些。

  只见那山脚下等待着众人的小和尚走上前施了一礼,开口询问道:“可是骆府家的女眷?”

  大夫人也立即还了一礼,说道:“正是,还劳烦小师傅带路,引见慧灵大师。”

  那小和尚声音平静无波,回道:“慧灵大师也等候众位施主多时,”说着又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各位施主请随我来。”

  众人便跟着那小和尚往山上走,因着皆是女性,体力渐弱,走得也愈来愈慢,那带路的小和尚,也只得走一会儿,停下来,待众人走近了,又继续走,一会儿后又停下来等待着,很是好脾气。

  骆明诗见了觉得好笑,却又不知道自己笑什么,只知自自己到了这儿,见什么都是高兴的,见山林间的草木也苍郁些,闻得白鸟的叫声也觉得更加清脆明亮些,也不觉得这上山的路有多难爬了。

  待众人都终于到了山顶上,骆明诗也是众人堆里气色最好的一个,脸色仍挂着笑意。

  一抬眼,便见着两边殿门上贴着门联:雨虽宽润根草;佛虽广度缘人。

  骆明诗愣了一下,又忽的一笑。

  物是人非事事休,涅盘重来再回首。

  还是这两幅门联,初见时不以为然,此时再见,便不由郑重了些,只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铭记于心。

  待再往里走了些,又一个班首模样的僧人上前道:“主持此刻正在讲经,贫僧先带各位施主去客房小憩,用过些斋饭之后再带各位施主去见主持方丈。”

  原来是寺庙里四大班首之一的后堂僧,本是掌管全寺的一切规章制度,主持召开“颂戒集会”并检查全寺僧人尊戒守规的好坏,执行奖功罚过,并握有批准收徒和除名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