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皇陵(1 / 2)





  大朔的皇陵建在一座山中,山峰位于京城西边,一座巨大且幽深的山谷中,矗立着两根巨大的石柱。

  “再往里面便是地宫了。”封何华一身朴素的黑袍,长发束着,一边扶朔皇下了马车,一边侧着头对左悠之和昆吾子都解释,“父皇也小心些。”

  地面铺着平整的大块石板,已经有些年月了,加上今天下着小雨,天色阴沉沉的,他们也没撑伞,淋着雨往前走。

  昆吾子桐逝世后,本该葬入昆吾家祖陵的,是昆吾子桐临终前,拉着父亲的手,逼着父亲答应她让她将来能与朔皇葬在一起,昆吾子都默默回忆着自己对于小妹知之甚少的这些东西,一言不发地跟着走。

  葬宫都在山体之中,削的光滑平整的石壁上,立着一扇黑色的大门,门口站着两名老仆,看到朔皇,恭敬地打开了这扇门。

  “陛下来了。”其中一人道,声音沙哑,“今年人多了。”

  无人回答他,门开后,两人恭敬地让开路,却再没有发出声音。

  进去后是巨大的墓道,两边的墙壁上燃着长明灯,灯火发出惨淡的光,四个人无人出声,冗长的墓道中只有他们的脚步声。

  又往前边走了一段,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周围有九个巨大的门洞,里面看起来应当是石室,空空落落的,朔皇带着他们走至这片圆形空间的正中间,按下了一个机关。

  周围传来铁链的响声,紧接着,他们站着的地方竟是在缓慢地下沉。

  左悠之不由得去抓封何华的手,又离她近了些。

  早就听闻大朔的皇陵是当初先祖在世时,集天下能工巧匠之力而建造,内里究竟是何结构无人清楚,左悠之却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亲眼看到。

  下沉了一阵,周围传来了腐朽的气息,仍旧与上一层是同样的构造,只不过这里只有两个门洞是有空的,别的都装着黑色的大门,门前各自摆着供桌,上边摆着供奉和长明灯。朔皇离了封何华的搀扶,从怀里摸出把黑色的钥匙,哆嗦着去其中一扇门前开门,声音都在抖,“子桐,历郎来看你了……”

  封何华沉默地站在朔皇身后,一只手还紧紧地被左悠之握着。

  将来,她和左悠之也会葬在这里面,在她的爹娘的旁边。

  忍不住就侧过头看了一眼左悠之,正巧对上左悠之的目光,她咬着下唇,拉着左悠之在供桌前跪了下来。

  左悠之懂了封何华的意思,他拿起桌上的供香点燃,恭敬地上了香又磕了头。

  昆吾子都始终盯着朔皇的动作,门被打开,他说,“我想看看子桐。”

  朔皇回过身,盯着昆吾子都,半晌,点了点头,“子桐应该很高兴。”

  其实哪里能看得到,就算真的看到了,十六年过去,再风华绝代之人,也早就化成白骨了,昆吾子都注定是看不到自己的小妹了,他心里其实也如明镜般清楚这一事实,只是心里到底还不甘心。

  得了朔皇准许,昆吾子都便快走几步跟着进去了。

  封何华看不到墓室里的情景,朔皇一次都没叫她进去过,说她还太小,不到进去的年纪,她与左悠之在桌案前跪着,沉默地盯着地面。

  封何华没有流泪,早就过了哭的年纪了,她默默地跪着,忽然出声,“左悠之,以前都是我和我父皇来这里。”

  左悠之还没来得及回答,封何华便又开口了,不过这次不是对他说的,“母后,他是悠之,有他陪着,我很开心。”

  自然是不可能有人回答的,封何华低着头,也没再说别的。

  左悠之又磕了个头。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忽然有光从上边照下来,细微的光柱,抬头看去,好似无数的星点。

  “午时了。”封何华说,“当年先祖命人特地造的,封家祖上以卜算起家,对于历法自有一番研究。”

  既然有光进来,那想必外边已经放晴了,封何华站起来,“母后,阿罗明年再来看您。”

  她似乎并不准备等朔皇和昆吾子都,走到那机关处,逐渐升到了上层。

  门口那两个老仆见只有太子出来,也不惊讶,恭敬地让开道路,“殿下慢走。”

  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话语。

  两人又走了几步,出了皇陵的范围,封何华才说,“每年父皇都要在这里边陪母后呆三天。”

  这究竟是何等的情深意重?左悠之不敢想,紧接着封何华就凑近来拉住左悠之的手,“以后,我们也会,葬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