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节(1 / 2)





  未几,灯便灭了。

  裴懿又按捺许久才飞身落进院子里,无声无息地走到卧房的窗前,在窗纸上捅出一个洞来,将竹管的一端插-进-去,对着另一端轻轻一吹,白色的烟雾逸出来,飘进房里去。

  又稍待片刻,他轻轻推开窗户,纵身跃进去,落地时没发出一点声音。

  他一步一步走到床前,垂眸凝望着躺在床上的人,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再也忍不住,断线珠子似的落下来。

  ☆、第74章 世子无赖74

  沈嘉禾醒来时觉得头有些昏沉。

  他坐起来, 揉了会儿太阳穴, 觉得好多了才穿衣下床。

  打开窗户, 探头一看, 太阳已经升起老高。

  他暗暗纳罕, 今日怎的睡到这么晚,平日里他总是太阳刚出来便自然醒了。

  兴许是昨夜看书看得太晚了罢。

  抬手摸摸昨夜磕到的额头,隐隐竟还有些痛,不由摇头失笑。

  用凉水洗过脸, 算是彻底醒了。

  便开始准备早饭。

  先淘米, 将淘净的米放进锅里, 然后添上水, 开始烧火。

  昨日帮着徐大娘给在浔阳做当铺学徒的儿子写信, 徐大娘给了他一把豍豆当作报答。

  他边烧火边剥豆壳,剥好后又用清水洗干净, 待锅里的水烧开之后, 将豍豆倒进去,绿的豆白的米被搅合在一起, 倒是挺好看的。

  又往灶膛里添了一把木柴, 将旁边的小灶引燃,然后起身去炒菜。

  待菜炒好,粥也煮熟了, 米香混着豆香,格外诱人。

  一碗清粥,一碟小菜, 他坐在晨光里独自享用,觉得滋味甚好。

  正洗着碗,便听外头有人唤道:“嘉禾,你收拾好了么?要出发了!”

  沈嘉禾忙扬声应道:“马上便好,稍等我片刻!”

  那人便道:“好,你尽量快些,不然到镇上便晌午了!”

  沈嘉禾边擦手边道:“知道啦!”

  他急忙去到卧房,戴上一顶帷帽,垂至颈下的皂纱将他的脸遮得严严实实,又快步走进书房,拿起一个包袱,里面是早已打包好的字画,然后快步出去,锁上门,出了院子,再上一道锁,这才笑着同等在院门口的人打招呼:“邵大哥,徐大娘,月娥姐,真不好意思,让你们等我一个人,今日不小心起晚了。”

  邵原坐在驴车头,笑道:“你不是见天起得比鸡还早么?今儿个怎么起晚了?”

  沈嘉禾一面上车一面道:“昨夜读书读晚了,所以睡得沉,一不留神便睡过了时辰。”

  徐大娘伸手接过他的包袱,道:“你说你又不考功名,那么用功读书做什么?”

  杜月娥给他让出坐的位置,道:“娘,你不懂就别瞎说,人家嘉禾是有大学问的人,读书对他来说就跟吃饭一样,你一天不吃饭饿不饿得慌?”

  “不过跟着人家学了几个字,瞧把你给能耐的,”徐大娘笑道:“都教训起老娘来了。”

  邵原哈哈一笑,见沈嘉禾已经坐好,扬鞭一甩,道:“都扶好了,咱们要出发喽。”

  天高气爽,秋色无边,目之所及,都是赏心悦目的好风光。

  邵原和杜月娥对起歌来,是一首老少皆知的民歌,引得路上的人纷纷跟唱起来。

  沈嘉禾虽不会唱,也跟着小声溜了几句凑热闹。

  白头镇五日一集,沈嘉禾每逢集市便会带上自己作的字画去卖。

  他并不指望这个赚什么钱,左右是个活计,不过用来打发时间而已,所以定的价格也便宜,一幅字十文,一幅画十五文,但纵使如此,来买的人也并不多,人们更愿意多花几文钱买些名家名作的赝品挂在家里。他却并不在意,即使摆了一天只卖出去一张,他也是高兴的。

  一路高高兴兴地到了集市,沈嘉禾照旧去老地方摆摊,徐大娘和杜月娥一道去逛市集,邵原则去用驴车帮人拉货赚些小钱。

  沈嘉禾将一块长长的青花布铺展于地,又将几幅比较合意的字画铺在布上,用小石头压好四角,其余的字画则依旧收在包袱里。

  做完这些,他便往摊前一坐,也不叫卖,捧着一本《食经》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谁知一页还未读完,便有人来询问:“这幅画多少钱?”

  沈嘉禾合上书,透过皂纱看了面前的人一眼,是个书生模样的年轻公子,他又看了一眼书生指的那幅画,是那幅春草图,便道:“公子若喜欢,十文便可拿去。”

  书生闻言,讶道:“此画画艺精湛,笔墨不凡,便是十两也是值的,你怎么只要十文?倒是辱了这幅好画。”

  沈嘉禾笑道:“画的好坏并不取决于它值多少钱。”

  书生一窒,道:“这幅画我要了。”

  沈嘉禾便将画卷起来,用麻绳绑好,递给书生。

  书生接过画,从钱袋里取出一锭银子丢给沈嘉禾,道:“你愿意贱卖,我却不愿贱买。”说罢,他转身便走。

  沈嘉禾低头一看手中的银子,竟有五两之巨!再抬头时,那书生却已没了踪影,他想将银子还回去都不能。没办法,他只好将银子收进怀里,暗道奇怪。

  更怪的是,他这往日乏人问津的小摊,今日却蓦地生意兴隆起来,一共十几幅字画,未到晌午便卖光了。他一边收摊一边纳罕,莫非今日走了狗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