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归田园居第27节(2 / 2)


  “市里边的,也没论斤,一只一百二就卖了。”侯春玲报了一个有些偏高但还算比较靠谱的价钱。

  “一百二一只,差不多了,你这鸡一只也没个三四斤,一斤三十多,买你这个鸡不冤枉。”惠霞阿婆笑道。

  “是啊。”侯春玲也笑了起来。

  “那都是哪里的人啊,这些鸡都订出去了,我也没听说,要不然就早点跟你打声招呼了,自友他妈前些天说想吃纱面了,我就想着,要是拿你们家一只小公鸡,跟黄酒一起煮了,再下点纱面,那肯定好吃。”惠霞阿婆遗憾道。

  他们家后院窄,不好养鸡,前院又是跟别家连在一起的大院子,要是养了鸡,鸡粪拉得到处都是,左邻右舍肯定不高兴,这年头的人都爱干净,所以这几年他们家都没养鸡,想吃的时候就买现成的。

  “网上认识的呢,就咱市里的,听说我这儿有自家养的鸡,一个个就都预定了,说是等再过一阵,让我送到县城汽车站给他们托运过去,钱都给了。不过就卖了些小公鸡,母鸡都要留着下蛋呢。”侯春玲说。

  “哎,城里人就是爽快,母鸡是要留着下蛋,等明年开春,这些小母鸡就都能下蛋了。”看着矮墙里的鸡群,惠霞阿婆一脸羡慕地说道。

  “阿婆,你知道我们这边哪里有人会做纱面的吗?”侯春玲向她打听道。

  “纱面啊,你问这个干嘛?”惠霞阿婆好奇道。

  “就一个朋友,瞎讲究,给他买现成的还不要,非要给我弄一袋面粉过来,让我找人给他加工。”侯春玲假意抱怨。

  “那也太讲究了,是不是你那个农大的朋友?”惠霞阿婆跟他们家老头子最近正在为这个事犯嘀咕呢。

  什么庄稼还能不用农药化肥啊?农民要是都不用这些,早些年就都饿死了,还能活到现在?只不过听说对方给的价钱好,一斤红薯能卖三四块,他们也就勉强试试了,反正红薯这东西不娇贵,怎么种都能种得活,最多产量低一点。

  “嗨,就是他。”侯春玲觉得好笑,看来惠霞阿婆对于自己那个不存在的农大的朋友意见还挺大,不过哪天要是让他们真正赚到了钱,这意见大概就不会这么大了。

  “那你真得给他好好弄,别到时候东西一送过去,人家一化验,哎呀不合格,那得多不好意思啊?”惠霞阿婆玩笑道。

  “可不是说,你们认识会做纱面的不?”侯春玲又把话题给扯了回来。

  “认识啊,你外婆也认识,就在半岭那里,那老头手艺好着呢,就是价钱卖得贵,人家的纱面一斤最多十二块钱,他那儿的一斤就要十六块,听说今年过年还要涨价呢,打算涨到十八了,哎呀,太贵了,我也就过年的时候跟他买一两回,平时都买街上便宜的……”说到他们这边那个会做纱面的老头,惠霞阿婆还真有话说。

  侯春玲又跟惠霞阿婆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出去外面看了一圈自家晒着的红薯干之后,就回到自己的房间,上星网去买了五十斤上等白面,分成两袋,用她那根神力牌扁担挑着下了楼。

  “你这是要去哪儿啊?”经过电视房的时候,侯外婆就问她了。

  “去半岭,找人做纱面。”惠霞阿婆替她回答道。

  “这好好的去什么半岭啊,那么远,三轮车也开不到。”侯外婆不解。

  “给他那个农大的朋友送纱面呢,那人麻烦,买现成的都不行,非得要订做的。哎,这里上去好长一段路呢,开三轮车只能开到半路,要我说,你干脆就从后山走,不比开车慢,也省得一会儿把三轮车停在半路上,叫人给偷了。”惠霞阿婆说道。

  侯外婆一听说是农大那个人,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毕竟侯春玲还指着他那边的关系赚钱呢,人家既然有要求,这点麻烦事也不算什么。

  “你知道路不?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侯外婆担心侯春玲不认识路,在山里瞎转悠,这可还挑着一担子面粉呢。

  “知道,以前小的时候还去要过墓饼呢。”侯春玲笑道,侯外婆年纪也大了,哪里还能让她跟自己一块儿爬山。

  说到墓饼,这大概也是他们这里才有的习俗了,每年清明节扫墓的时候,扫墓的人家都要点上一串鞭炮,附近的小孩或者一些穷苦人家就会过去排队拿东西,最早的时候是光饼,后来变成各种果冻、牛奶糖、蛋黄派、茶叶蛋等等,近些年听说很多人都直接发钱。

  侯春玲小时候一到清明节前后,都要跟着其他孩子满大山乱窜,那些年他们这里的人普遍都不富裕,家里的小孩子出去窜一天,就能拿不少东西回去,那点东西在大人眼里也算是不错的,再加上地方上普遍都是这个风俗,所以一般的家长都是不管的,到了那时候就由着他们出去撒疯。

  侯春玲挑着一担子面粉沿着后山的石径往上爬,等把这条石径爬完了,就会进入一片山坳,穿过那片山坳,还有一条长长的石径等着她,大约就在那条石径的中间位置,附近有个村子,半岭这个村名就是这么来的。

  刚刚惠霞阿婆跟自己说黄酒鸡汤煮纱面的时候,侯春玲心里一动,就想着她是不是可以把这个东西弄到星网上去卖。

  现在上星网的次数多了,侯春玲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来了。要是直接在星网上卖农产品,价格是不会很高的,像她当初卖野菌子那样,很容易被人压价。但要是弄成热食熟食再拿上去卖,只要能有人购买,利润就是相当可观的,尤其纱面这东西,侯春玲在买面粉之前就跟侯小六确认过了,星网上面根本没有。

  相对于倒蒸红薯干,这个就更难模仿了,像这种做纱面的手艺,除了知道流程,还得要讲究个人水平,要不然怎么有些人做出来的纱面就是能卖十六块钱十八块钱一斤,有些人就只能卖到十二块钱呢?

  有了纱面,有了鸡,再有个黄酒,主料就算是全乎了,黄酒并不难弄,星网上就有卖,侯春玲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卖了糯米回来自己酿。然后就是香菇木耳鸡蛋大虾之类的配料了,暂时来说,侯春玲都只能从星网上购买。

  “就是时间太长。”侯春玲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她怎么想都觉得卖这个东西应该是能行的,就是以后生意要是真的做起来了,那她就啥事也不用干了,每天光是守着灶台卖纱面就够了。

  “主人,我们可以请一个小工。”走在前面的侯小六说道。

  侯小六因为不放心侯春玲一个人进山,所以就跟着来了,侯阿碧当然也是要一起跟着来的。

  然后侯阿白就被留在家里看守红薯干,那家伙不服气,侯春玲就跟它说,等它站起来能跟自己一样高、或者哪天能像侯阿碧那样长出毒牙的时候,再让它当保镖,气得侯阿白又不肯搭理人了。

  “小工?从传送阵过来吗?”侯春玲有点吓到了,当星际小工简直是要拿命去搏啊。

  传送阵可不是一个安全系数十分高的装置,特别是远星传送,她卖了这么长时间的东西,多少也曾经碰到过像货品遗失或者直接变成一堆破烂的情况,虽然很少,但危险总是存在的。

  第39章 这片星海太危险

  “当然不是让他们过来,而是我们把东西传送过去,让他们做一些加工,或者直接负责销售。”侯小六很无奈,作为一个能感应到星辰之力的家伙,侯春玲的反应是不是太迟钝了一点?

  “是不是有专门的人才网?”侯春玲问道

  “有专门的小工网,很多找活儿干的小工都会在那几个网站注册。”侯小六回答说。

  侯春玲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来休息,顺便看了看侯小六说的那个小工网。

  这种网站的分类果然十分精细,侯春玲作为招工方注册登录以后,就能看到绝大多数在这个网站登记求职的小工的资料了,其中还可以按性别、年龄段、技能、是否身兼多职、薪资要求等等条件进行细分。

  在侯春玲做过一些简单的筛选以后,网页上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符合她的要求的小工,侯春玲也没多看,顺手就选了一个薪资要求最低的小工,看起来是个很年轻的男孩子。

  “你、你好。”发起会话之后,侯春玲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男孩,他端坐在一张流线型设计的椅子上,神情十分拘谨,再看他身后的背景,是一间十分狭窄的屋子,惨白的光线,让整个屋子看起来冷冰冰的缺乏温度。

  “你好裴罗茨,我是侯春玲,对于你开出的工价,我感到非常满意,但是你看起来年龄还这么小,真的可以把工作做好吗?”

  画面中的侯春玲没什么形象地盘腿坐在一块灰黑色的石头上,身边还放着一副担子,背景是一大片山坡,冬日里的阳光不算刺眼,暖洋洋地洒在她的身上。

  “当然可以,我之前已经做过好几份工作了,还自己攒钱买下了一个传送装置,你看,这样一来我就可以自己上网接活儿干了。”裴罗茨自豪地向侯春玲展示了他刚刚买回家的一个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