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皎娘第86节(1 / 2)





  李顺儿端茶进来的时候,见六爷腰带解了,袍子宽松松的挂在身上, 领口也扯开了, 拿着扇子呼哒呼哒扇的人心忙, 脑门子上都是汗。

  不等自己端过去, 几步过来一把抢过茶碗, 仰脖就喝干了,把茶碗放到一旁也没凉快多少,皱眉道:“ 今儿怎这么热?”

  热?李顺儿瞧了瞧纱窗,虽说进了六月却没到真热的时候, 尤其他们在船上这会儿又入了夜, 从纱窗透出一一阵阵河风,屋里都有些凉呢, 哪里会热。

  至于六爷热也不是天热吧, 只不过主子说是天热, 自己也只能应着,遂道:“这几日是有些热,不若奴才让人抬了浴桶进来,沐浴过后许就凉快了。”

  梁惊鸿挥了挥扇子:“快去,快去。”

  折腾了足一个时辰,才把火气压下去,想起什么,过去把纱窗支开往旁边望了望,黑乎乎的一点儿亮都没了,可见是睡了。

  放下纱窗,低声咕哝了一句小没良心的,琢磨着先在心里记下这笔账,待日后让她加倍的还。

  因不想惊扰地方官府,除非必要的补给沿途州府都未停靠,一路顺风顺水的进了燕州,燕州府这边早接了信儿,如今的燕州知府陆成是周青臣的同年,得了周青臣举荐方接任了燕州知府,与周家颇有来往,陆大人原配死的早,续弦的夫人还是叶氏做的大媒,娶的潘府的小姐,也是潘明成的堂姐,因这层姻亲干系,潘明成在府衙谋了主薄之职。

  潘明成出身燕州大族能力卓绝,进退有度,更难得秉性谦和,通晓人情世故,几年下来,颇得知府大人倚重,举凡大事都要与他商议。

  如今两位皇子侯府老太君小侯爷小世子一块儿来了燕州,这是多大的事啊,自打接了消息,陆大人连着几晚上都没睡踏实,又喜又忧,喜的是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位尊贵的人,若是招待好了,往后何愁不前程似锦,忧的是要是哪儿不妥当,得罪了谁,可就玩完了。

  他这般翻来覆去的折腾,潘氏便问了一句,听说是为这个,不禁道:“这有什么愁的,交给明成不就好了,。”

  陆知府叹了口气道:“若是旁的事,何用你说,早寻了明成来商议,偏偏这回来的是那位小侯爷。”

  潘氏自然知道丈夫的意思,不禁道:“说起当年的事,也不能怪明成吧。”

  陆知府摇头:“你说的倒轻巧,那位可是有名的霸王,更何况,还是为了心爱之人,虽是迁怒明成,有些不讲道理,可那小爷何时讲过道理。”

  潘氏眼珠转了转道:“不对啊,你刚说那小侯爷是陪着妻儿回来省亲的?”

  陆知府点头:“正是,青臣信里便是这么说的,哪里不对。”

  潘氏:“我可记得五年前那场大火过后,小侯爷可是把那玉氏的灵牌娶回了侯府,摆在祠堂做了正头夫人,这些年也没听说续娶啊,更何况,即便续娶了,难道这样巧的也是燕州的娘家,不然怎会陪着夫人回燕州省亲。”

  陆知府倒是愣了愣,是啊,自己接了信不免有些慌乱,倒没底细想,潘氏一提醒方回过味来,可不是吗,哪有这样巧的,再说,那位可不是寻常百姓,是堂堂忠勇侯府的小侯爷,别说续娶一位新夫人,就是纳个通房,也不会悄无声息,尤其若是燕州人,自己怎会不知,更何况,青臣信里说的明明白白是陪夫人回乡省亲,且叶氏跟老太君两位皇子也一并来了,要说两位皇子是出来游历的,老太君跟叶氏来做什么?

  想到此,忙跟潘氏把底细说了,潘氏想了想道:“如此兴师动众,倒不似省亲,像是会亲。”说着,忽脑中灵光一闪道:“老爷你说会不会,跟小侯爷回来的这位夫人,就是先头那位玉氏啊。”

  陆知府一愣,继而摇头:“怎么可能,那位玉氏五年前就没了,现如今坟地不还在城外呢吗,人都死了,怎么回乡省亲。”

  潘氏也觉着自己的猜测荒唐,可怎么想怎么觉着若是那位玉氏,就都说得通了,就自己所知,当年小侯爷跟玉娘子便是叶姐姐牵线帮忙,才成的,算是媒人吧,老太君是尊长,若那位真是玉娘子,老太君陪着回来会亲,便也说过得去了。

  想到此道:“不若你再给京里写封信去问个清楚明白,也免得咱们在这儿猜来猜去的。”

  陆知府却摇头道:“青臣秉性刚直,能给我写这封信来,点拨一二已是不易,哪里还能再写信去问,更何况,两位皇子也在,暗中扫听皇族行踪可是犯了大忌。”

  潘氏眼珠转了转,倒是想出一个主意来:“明成跟那玉家老爷子有师徒之份,这些年三五不时常过去走动,不然,让明成去玉家一趟探探消息,老爷看如何?”

  陆知府也觉这个主意好,便点了头,这件事老爷出头不妥当,倒是她这个堂姐无妨,转过天正赶上休沐的日子,潘氏一早便回了娘家,去寻潘明成。

  潘明成正在院子里的藤萝架下看书,看的颇入神,潘氏进来都不知,还是同喜儿禀了一声方回神,忙站起来,把潘氏迎进屋落座,又让同喜儿捧了茶来方道:“堂姐今儿怎来了?”

  潘氏道:“你媳妇呢,怎么不见?”

  潘明成:“昨儿岳家送了信儿来,说岳母身上不好,我让她家去瞧瞧要不要紧?”

  潘氏点头道:“我倒认识一位脉科好的大夫,回头去请了给亲家母瞧瞧。”

  潘明成:“那就劳烦堂姐了。”

  潘氏瞪了他一眼:“跟我还客气什么,今儿来我却是有事求你?”说着顿了顿把自己猜测的原委说了一遍。

  潘明成听了,神色有些恍惚:“这么说,竟是真的了,她果真还活着。”

  潘氏见他这样,越发疑惑道:“什么还活着,谁活着?”

  潘明成道:“玉娘子还活着,她要回来了。”

  潘氏大惊:“我不过是瞎猜的,难道猜中了,这位夫人真是当年的玉娘子,怎么可能啊,不都下葬了吗?”

  潘明成神情有些恍惚,他原也是不知的,这些年每每想起那个清丽温婉的女子,便心觉愧疚,大约同喜儿是见自己想不开,才说起此中原委。

  当年同贵儿瞒了那么大一桩事,谁也没说,却没瞒过同喜儿,同喜儿跟他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那里会不知自己弟弟的性子,寻了他底细的问,方知其中原委,同喜儿也劝过弟弟,让他索性回家来,便没了差事,种地也一样过活,横竖也少不了他一口饭吃,可同贵儿却说要赌一把,他不信自己的命这么不济。

  同喜儿劝不住,也只能由着他了,后来听闻被小侯爷赶出侯府,跟了玉娘子的兄弟,虽说没有侯府体面,好歹有个容身之处,谁知这小子命好的很,没过几年玉家那公子便中金榜成了状元公,这已够奇了,不想还有更奇的,就在前几个月那位死了五年的玉娘子忽然活回来了,不仅活了还生了位聪明伶俐的大胖小子,如今已封了世子,现正跟着两位皇子陪读呢。

  同贵儿都羡慕自己这个运气爆表的兄弟了,又见大公子这样郁郁寡欢的,心有不忍,便说了出来,潘明成先头还有些不信,今儿潘氏一来方知竟她真要回来了。

  潘氏道:“当年正是因这位玉娘子小侯爷迁怒咱们潘家,如今既然这玉娘子活着,想必小侯爷也不会再恼你了,以你跟他的交情,往后也不用愁前程了。”

  潘明成暗暗苦笑,当年的事哪有这样简单,不止玉娘子还有潘复呢,自己一时恻隐之心,放了那潘复,六爷后来知道虽未说什么却从此冷了自己,只干系皎娘的便是六爷的心结,轻易无法消去,况,潘明成隐隐总有种预感,这次随着六爷跟皎娘回来燕州,或许又会生出什么波澜。

  想到此,不免心惊肉跳,也不敢在家懈怠,随着潘氏去了府衙帮着安排迎候接待事宜,陆知府正发愁呢,见他来了,方松了口气忙问:“你说,这么些人安置在何处妥当?”

  潘明成知道姐夫愁什么,按理说,姑爷陪着回娘家省亲,该住在岳家才对,可玉家的房子不大,怕是住不下这么些人,五年前六爷迎娶了皎娘灵牌之后,便要接了玉家二老进京,可玉家二老执意不去,六爷便想让你二老住梁府,二老没搬说住着不习惯,还是后来冬郎中了状元,衣锦还乡,也只是把老房子修整了一番,故不好待客,更何况,还有老太君叶氏夫人两位皇子跟一众随从,都算下来有上百口子呢,而安置在馆驿却更为不妥。

  想到此,便提醒道:“其实,姐夫不用愁这些,此次是小侯爷陪着夫人回乡省亲,两位皇子也是跟着出来游历,并非公事,既如此,便是不想张扬,住处想必也早有安排。”

  陆知府何等人,一听就明白过来,自己可是糊涂了,周青臣特意写信来透消息,本就又点拨之意,怕自己弄巧成拙,既非公事,自己若以官府名义接待,给人拿捏住不定就成了把柄。

  第242章 我想去瞧瞧她

  得亏明成提醒, 不然自己大张旗鼓的迎了去,岂非落人把柄,可不迎着若装傻貌似也不妥, 想到此便问潘明成:“依着你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