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皎娘第68节(1 / 2)





  虽打算的好,毕竟皇后娘娘比谁都清楚自己兄弟是个什么德行,加之又不想为难这位玉娘子,故此,心里着实没底。

  如今有这孩子,还有什么可愁的,老太君心心念念的曾孙子活蹦乱跳的在这儿呢,侯府嫡脉承继也有了着落,小侯爷寻回了心尖子上的人儿,以后也该消停了,而那位事事与小侯爷作对的状元郎,念着这位亲姐姐的面子,估摸也不会再折腾了。

  瞧见这孩子,叶嬷嬷忽觉一下子天就亮了,所有难事都迎刃而解,她心里也松快了不少,皇后娘娘也不用再劝老太君了,老太君只要瞧见了曾孙子,什么埋怨牢骚也就都没了。

  叶嬷嬷想的不错,皎娘牵着寿儿刚一迈进寝殿,皇后娘娘跟老太君的目光就齐刷刷落在了皎娘牵着的寿儿身上。

  都顾不上打量皎娘了,直直盯着这个仿佛小六儿返老还童的孩子,这眉,这眼,这鼻子,这脸盘,这小身子,怎么就这么一样呢。

  老太君激动的开口道:“这不是小六儿吗。”

  老太君这话一开口,皇后娘娘倒是回神了,让叶嬷嬷扶起皎娘,老太君已等不及了,一个劲儿冲寿儿招手:“小六儿,小六儿,你是祖母的小六儿吧,来,快过来让祖母好生瞧瞧。”

  皇后娘娘虽有些哭笑不得,却并未说话,而是看向皎娘,等着她的反应。

  皎娘微怔了怔,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境况,目光略一打量便知这位坐在皇后娘娘下首的必然就是侯府的老太君,也就是寿儿的曾祖母,便低声跟儿子道:“去吧。”

  寿儿倒是不认生,得了娘亲的话,蹬蹬的跑了过去在老太君跟前儿站定,先是鞠了躬才仰起小脑袋打算瞧瞧这位叫自己过来的婆婆,可没等他瞧呢,就被老人家一把揽在了怀里,小六儿小六的叫了起来。

  倒把寿儿弄的懵了,皇后娘娘摇摇头,心道老太君这可是真糊涂了,小六儿今年多大了,哪可能还是个四岁的孩子,不禁咳嗽了一声道:“老太君,这可不是小六儿,你莫不是忘了,小六儿如今已成婚了。”

  老太君其实也只是刚一看见像孙子的寿儿,一时恍惚,这会儿抱着孩子亲昵了半天,早明白过来了,可就是舍不得这孩子,便拉着他的手又仔细端详了端详,这一仔细端详,倒是瞧出了还是有些差别的,这孩子虽跟小六儿像,却比小六儿还更秀气些,隐约有些像那讨嫌的状元郎,人说外甥随舅,倒是有些道理的,看起来这孩子是当年燕州府的时候有的,只是小六儿这混小子瞒着做什么,若早些说明白了,谁还能拦着他不成。

  第200章 他比六舅舅好看

  老太君摸了摸寿儿粉嫩的小脸, 那柔柔软软的触感一直直软到她心里去了,一双乌黑好看的眸子灵动非常,就这么好奇的望着自己, 让老太君一眼都不舍得错开, 柔声问:“你叫什么,多大了?”

  寿儿答道:“婆婆,我今年四岁了。”说着嘟了嘟小嘴有些不满的道:“我家住在姑苏的时候, 邻居家的大毛二毛都有大名,大毛叫张大龙,二毛叫张大虎,寿儿觉着这名字真威武, 家去让娘亲也给我起个威武的大名,娘亲说大名要紧,不能轻忽, 她要想想, 这一想就想到了现在, 也没想出来, 所以我现在没有大名, 就有个乳名长寿,爹娘跟阿宝哥哥都叫我寿儿了,婆婆您也叫我寿儿好了。”小小一个人儿,站在那儿还没有半人高, 可一点儿都怯场, 声音清脆好听,话也流畅, 不似别人家这么大的孩子, 见了生人怯怯懦懦的, 说话也磕磕巴巴。

  你说这么个粉妆玉琢,俊的跟画儿上的金童子似的小人儿谁能不爱,莫说老太君是嫡亲的曾祖母,就是殿里的宫女太监们瞧着都稀罕,若不是碍于规矩,早恨不能冲过去把这小人抱抱亲亲了。

  老太君稀罕的跟什么似的,刚进宫时还满面愁容的脸,这会儿笑的见牙不见眼,一会儿摸摸小人的脸,一会儿捏捏胳膊,那样儿恨不能把这小人儿含在嘴里才好。

  皇后娘娘瞧着不觉好笑,人都说隔辈人亲,祖母本来最疼的便是小六儿,若非祖母护着,小六儿也养不成这样一个霸道的性子,更不消说这酷似小六儿的曾孙儿了,不成想小六儿这个弱巴巴的媳妇倒是个有福的,只有这个小人儿傍身,她这侯府大娘子就做的稳稳妥妥,谁也说不出二话去。

  老太君笑的弥勒佛一样,直点头:“好寿儿,寿儿好,我是你曾祖母,来一声曾祖母。”

  寿儿挠挠自己的脑袋:“可是娘亲跟爹爹没跟寿儿说过,有曾祖母啊?”

  老太君顿时不乐意了,目光瞪了那边的皎娘一眼,心道,把个小宝贝藏了五年不说,连家门都不跟孩子说清楚了,弄得如今见了面,连曾祖母都不认得,不过小人儿的娘不说许有难处,怎么小六儿也不说。

  想到此不禁道:“你爹没跟你提过曾祖母吗?”

  寿儿脑袋摇的卜楞鼓一样:“没有,没有,我爹爹说他家里没人了,所以您不可能是寿儿的曾祖母啦。”

  小人儿越说老太君越着急:“怎么没有,我不就是寿儿的曾祖母吗。”

  皇后娘娘见这一老一小驴唇不对马嘴的,越说越糊涂,忙道:“祖母您别急,想必小六儿还见过寿儿吧。”说着看了皎娘一眼。

  皎娘未应声,昨儿梁惊鸿倒是来了,可打个照面未发一言就走了,皎娘心里还忐忑呢,不知那男人又想做什么。

  韩妈妈却道:“回娘娘话,六爷昨儿去别院里打了一晃就匆忙忙去了。”意思就是虽见了相当于没见。

  皇后娘娘不免有些哭笑不得,这小六儿当真是忙中出错,竟闹了这么大一个乌龙,想来他但能底细瞧瞧这孩子,也断不会闹得满朝堂不安。

  不过,越是如此皇后娘娘越感叹她这弟弟当真是用情至深,想他那样霸王性子,竟然在误会孩子是抱养的前提下,依旧上了请封世子的折子,这是把他这媳妇看的比祖宗传承都要紧了,要说这小子度量大,那可真是笑话了,若真是度量大,也不会在燕州府弄出那么多荒唐事来了。

  如今这般不是认了是怕了吧,怕好容易找回来的心尖子一样的媳妇又跑了,他是想用世子之位绊住孩子,媳妇也就跑不了了。

  皇后娘娘想明白了他这样曲里拐弯的心思后,忽觉心酸又有些不平,想到此,不免看了皎娘一眼,这位玉娘子自打进殿便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身子颇有些纤弱,端庄尊贵的外命妇的服饰穿戴在她身上,硬生生多了几分袅娜,只一眼便能瞧出有不足之症,虽如此,却并不卑微,站在那儿便自有股子不卑不亢宠辱不惊的味道,这骨子斯文秀气劲儿跟状元郎颇为相似,倒不愧是亲姐弟。

  皇后娘娘想着自己该怎么开口,毕竟召她母子进宫的时候,并不知这孩子是小六儿的骨肉,是想让她劝劝小六儿把那请封世子的奏折撤了,也免得大家都难做。

  谁想竟有这番意外之喜,还劝什么,老太君跟自己都巴不得这孩子赶紧认祖归宗呢,封世子也是理所当然,既这召进宫的理由没了,便说说话吧。

  只不过,有些话当着老太君跟孩子不好说,怎生想个由头,把这一老一小支开才好,正想着便听见外头一阵喧闹,一个孩子的声传了进来:“小五你再跑,摔了可别哭鼻子。”虽是孩子声,却颇有几分威严之意。

  皎娘微怔了一下,这里可是皇后娘娘的寝殿,这么大声说话的孩子,难道是皇子?皎娘也只知道梁惊鸿出身侯府,他姐姐封了皇后,至于其他却不知了,毕竟两人在一起的日子统共也没多久,且大多是剑拔弩张的,勉强算的上相安无事的也就几日罢了,梁惊鸿又是个色胚,有了安生的时候也不得安生,哪有过功夫说话,便说也都是些不正经的轻薄话,只不过这位大声呵斥的若是皇子,那他呵斥的又是什么人呢?

  正疑惑间便听一阵嘻嘻的笑声道:“谁哭鼻子了,我才没哭鼻子呢,我是着急想给母后请安。”说着一阵蹬蹬的脚步声,一前一后进来两个男孩。

  大的有七八岁大,小的跟寿儿差不多,两人均穿着杏黄的锦衣,软锦的四季平安帽,腰间玉带丝绦各垂下一块翠色云纹玉佩,两人眉眼间都让皎娘觉着有几分熟悉之感,正想这熟悉之感是从何处而来呢,那个小的已经飞扑到了皇后娘娘怀里:“母后,母后,我今天在学馆可没捣乱,不信母后问我四哥。”

  皇后娘娘慈爱的摸了摸儿子的脑袋道:“小五真乖,快去见过老太君。”

  小五这才瞧见了殿里的人,蹬蹬的过去跟他四哥两人见礼,叫了声外曾祖母,见过礼之后,两人的眼睛便都落在了寿儿身上,尤其那个小的,从上到下打量了寿儿一遭道:“你是谁家的,我怎么没见过你?”

  老太君笑呵呵的道:“他叫寿儿是你六舅舅家的。”

  四皇子好奇的又打量了寿儿一遭,不禁道:“六舅舅何时生了儿子,怎么没听说?”

  皇后娘娘笑道:“你们小孩子家的听说过什么,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还不来见见你们舅母。”

  两位皇子便要给皎娘见礼,皎娘急忙避开道:“民妇可受不得皇子殿下的礼。”

  皇后目光一闪,暗道,到底这玉娘子心结未结,都到这会儿了还以民妇自居,可见若非逼不得已,是不想跟小六儿做夫妻的。

  皇后娘娘也不点破,笑着跟自己两个儿子道:“你们小表弟今儿头一回进宫,你们俩当表哥的带着他去你们殿里玩耍吧,可别欺负了他。”

  皎娘听了不免一急,正要说话,被韩妈妈暗暗扯了一把方未开口。大约知道她心里怕什么,皇后娘娘笑道:“你放心,就在旁边不远,有太监嬷嬷们看着呢,出不了乱子,一会儿你走的时候,再唤他回来便是。”这意思就是让皎娘放心,不会扣下孩子不给她。

  皎娘这才放了心,见寿儿眼巴巴盯着自己,眸光里满是渴望,皎娘心中一酸,这孩子跟着自己虽未受苦,却因不能出门,玩伴极少,也就邻居家的大毛二毛,也是好多天才能见一面,如今见着两个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自然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