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妾色第150节(2 / 2)


  她又说道:“国公爷和晖儿应当已经回来了吧,你帮我将他们请过来吧,我有些累,怕这一觉就睡过去了,我还有些话要交代他们。”

  青槿抹了脸上的眼泪,对她点了点头,出去对外面的人吩咐了一声。

  很快,胡玉璋的屋里就站满了人,宋国公府的人齐聚在一堂,连孟毓茗夫妇都回来了。

  杨氏坐在她的床边,握着她的一只手,一直在掉眼泪,孟承晖则跪在她的床边,哭得浑身颤抖。孟二爷红着眼睛脸上不忍,孟毓茗则哭倒在夫婿的怀里。

  孟季廷是最后赶来的,刚回到府中一身衣衫还没来得及换下便匆匆往这边赶。

  胡玉璋先挤出笑容,对杨氏道:“母亲,这十几年谢谢你对我这么宽容。”

  杨氏哽咽着道:“你是个好孩子,这么多年府里你管着,从没有出错过,你是个好的主母,好的宗妇,孟家娶了你是孟家的福气。”

  胡玉璋又跟着看向孟承晖,一脸疼爱的摸了摸他的脑袋,又有些遗憾的道:“母亲是看不到你娶妻生子了,以后娶了妻,带你媳妇到我墓前给母亲看一看。你是兄长,又是世子,你以后要担负起兄长和宗子的职责,好好照顾你的弟弟妹妹们。我死后,你父亲以后大约会扶正你的庄庶母。我不会要求让你待她如待我一般,但她是长辈,你以后要对她恭敬、孝顺。”

  孟承晖拉着胡玉璋的手,流着泪,惶恐无措的问道:“娘,你难道要丢下孩儿吗?”

  胡玉璋对他笑了笑:“娘以后会保佑你的。”

  她最后又看向孟季廷,唤了一声:“爷。”

  孟季廷嗓子有些像被什么堵住似的,走过去,在杨氏让出来的位置上坐下,看着她问道:“你有什么要交代我的?”

  “我兄长虽然大逆不道,但妾身还是恬不知耻的想求你,以后请您向陛下求情,给胡家留一条生路。”

  孟季廷点了点头,对她道:“你兄长牵涉过深,罪无可赦。你的那些侄儿侄女还有你嫂嫂没有参与其中,我会尽力保下他们的性命。”

  胡玉璋点了点头,这就已经很好了,能留下嫂嫂和侄儿们的命,已经是胡家最好的结局。

  她像是终于安心,又像是极其疲惫,对众人道:“我有些累,想睡一觉,这一觉或许有些久,你们不必伤心。”

  然后缓缓的合上了眼睛,许久许久之后,她放在被子上的手滑了下来,落在了身侧。

  孟承晖先是轻轻的叫了她几声:“娘,娘。”

  孟季廷伸手在她的鼻息处试了试,最后对着众人摇了摇头。

  孟承晖握紧了她的手,扑在她的身上,终于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肩膀一耸一耸的。

  屋里的丫鬟小厮纷纷跪了下来,孟二夫人等人也哽咽出声。

  孟季廷深吸了口气,抬起头,忍了忍眼中的眼泪,然后吩咐道:“先准备小敛吧。”

  第一百七十九章 正文完结(上)

  宋国公夫人过世, 府中挂起了白幡,只向亲近的人家家中报了丧。

  赵王、徐大爷等人上门吊唁之时,拍着孟季廷的肩膀, 叹着气道:“节哀吧!”

  赵王有些唏嘘, 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就这样没了, 偏偏还是死在自己兄长手里。

  不过胡玉璋带回来的消息,却也让孟季廷等人确认了自己心中的猜想。

  玉玺丢失,崔氏和符氏便没办法名正言顺的拥护三皇子登基, 所以他们最近才越来越着急。

  但玉玺突然不翼而飞,只有皇帝或皇帝身边的人才能做到。因此孟季廷和赵王等人猜测,皇帝在勤政殿或许不是完全受控制,皇帝或许也还留了一手。

  在书房里,赵王问孟季廷道:“你神武军的人, 何时到上京?”

  孟季廷道:“算算日程, 明日就该到了。”

  “终于是到了。”赵王松了一口气。

  又转头看向青松,问道:“殿前司的那些人,情况又怎么样, 你岳父说服他们了没有?”

  青松点了点头,道:“放心, 殿前司五万人马, 除了听命韩庶的那一万人,还有一万多人选择明哲保身不愿参与, 剩下的二万多人, 只要我们这边发号施令, 那边就能马上配合。”

  赵王算了算, 周善父子领的侍卫司五万人, 加殿前司一万人, 共六万人,他们这边神武军回京的三万人,加殿前司愿意追随他们的二万多人,加起来两边兵力就差不多了。且神武军的兵是从战场上历练过来的,战斗力肯定要比京中这些养尊处优的禁卫强。

  “如今周家在城门处查验得紧,如何让你的人进来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

  孟季廷却道:“在这之前,我还需要一道手续。边关将士无召不得进京,我需要陛下的一道手谕,一道让神武军进京讨逆的手谕。”

  赵王有些着急道:“都这个时候了,还计较这个东西做什么。”

  青松看了看孟季廷,再看了看赵王,然后道:“这道手谕,的确很有必要。”

  若是没有这道手谕,神武军进京名不正言不顺。如今说是为了讨伐叛逆,但等将陛下救出来后,谁又知道他究竟认不认账,会不会以此反手治孟家的罪。这过河拆桥、鸟尽弓藏的事情,陛下也不是没有做过。

  宋国公既是孟家的族长,他就不得不多为孟家考虑,在尽忠的同时也得保全孟家自身。

  赵王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心里不由埋怨了皇帝一句,平日过河拆桥的事情做多了,如今倒是将自己给坑了,别人也不信你!

  赵王皱着眉道:“但现如今上哪儿给你弄这样一道手谕去,先不说陛下在勤政殿清不清醒都不好说,就算清醒,勤政殿被围得如同铁桶一般,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也飞不出来,如何把你的话传到皇帝耳中,再如何把这道手谕送出宫来?”

  “若是陛下身边的黄内侍能配合我们,倒是可以一试。”青松叹着气道。

  赵王一听这个名字,如今是倒尽了胃口,骂道:“快别提那个阉货了,他如今跟崔家、符家穿一条裤子。我这人虽然日子过得碌碌而为,但自认为还有两分看人的本事,没想到在他身上被鹰啄了眼。我还以为他是个忠心的奴才,没想到却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

  孟季廷道:“黄安这个人,他在陛下身边伺候几十年,对陛下忠心耿耿,我总觉得不是轻易会叛主的人,我觉得可以一用。”

  他想起他刚回京那日在勤政殿外,他分明是想靠近他,他的手伸到袖子也分明是想拿什么东西,但最后却被侍卫司的人拦了下来。崔氏和符家仿佛并不怎么信任他。

  赵王仍是摇头,道:“不行,不行,不能冒这么大的险,万一他真是个真小人怎么办。”

  这时,书房外面有人,承影将书房门打开,露出了外面匆匆到来的孙良宜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