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第102节(1 / 2)





  “在父母……之后……是我没有做到一个兄长应尽的责任……”皇帝悄无声息将自称换回人世间芸芸众生最平凡的那个指代。

  宣仪长公主忽然握住皇帝的手,坚定道:“不,世上没有比你更好的哥哥了。”

  皇帝看着妹妹,牢牢将手回握住,低头翻看自己掌心里的妹妹的手。

  这双手骨节粗大,糙砺且布满已淡成褐粉色细线的伤痕,仿佛是属于一个从事粗苦劳作的卑微奴仆,与它真正的主人——一位举国上下最为尊贵的女子——没有半点干系。

  “朕曾经嫉妒过卓思衡。”皇帝望着长公主记录着曾经凄苦处境的手缓缓说道,“他失去双亲,为人兄长,担起一家之则,却上不愧对天地,下不愧对父母魂灵,也从无愧对自己之心。朕做不到,所以每次见他都倍觉残辱。”

  “胡说!哥哥并不知道。他妹妹在我处编纂《女史典》,也曾讲过当年卓家之事,卓慧衡说她身有痼疾,卓思衡也觉是自己之则照料不周,于此常怀愧疚。天下率表之兄长我想大抵如此。哥哥何尝不是?在我看来,你并不比他差,我是你的妹妹,我于此事才最有话说!”长公主急道,“若非哥哥忍辱认贼作父,救我于水火,今时今日,我怕是早已在暗无天日之地病累而死,何谈能在此处陪伴哥哥共看盛世平泰?”

  此话大为安慰了皇帝的自责之心,他终于散去些眉间眼底的郁结,深吸一口气道:“见你如此,父母九泉之下得知,想必也不会怪朕……”

  “自然是不会的!”长公主坚毅道,“父母定然以兄长为傲!”

  皇帝笑着拍了拍妹妹的手背道:“其实卓思衡提此事时,朕几乎就要答允……一来是想着能为你这些年的苦楚和隐忍补偿一二,哪怕是些无关紧要的荣华和权柄也好……再者,朕虽世人尊奉,然朝廷上下无亲,除去你,朕无人可信,也唯有妹妹你是全然与朕同心,你能有些旧日镇定二公主般的权力,朕才方能安枕……最后,也是朕作为一个哥哥真正想为妹妹做得事情:你才华不输于朕,心能与眼界亦远超许多朝臣,你能学有所用人有所立,是朕的心愿,也是朕发自内心觉得能对父母所做得些许安慰。”

  “哥哥没有立刻答应才是对的,彼时虽然《女史典》编成,时机尚佳,然而却因前几次争端难得喘息,顾全大局才是上计。再者说,我不信他卓思衡没扆崋有全然私心,看看他下一步如何做何尝有错?哥哥以帝王之姿统理万邦,哪能以常人之心去衡度天下之人?”长公主低声道,“他与我说这些时,我也是半信半疑,不过……想到能为哥哥分忧,在那个时候,我心中亦是欢喜万分。”

  二人因想至一处相视而笑,默契自不必多言。

  皇帝又道:“不说卓思衡了,莘吉,说说你是怎么看女学的?”他很久没有称呼妹妹的小名了,并不是不愿,而是二人甚少有如此独处的机会。

  “那妹妹可就斗胆说了。”长公主莞尔一笑道,“我身为女子,定然是希望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人世间走这一遭,谁不想留下点响动呢?我也明白,哥哥对女学略有迟疑是因为不想朝中亲贵女子凭此裙带相互勾连嫁娶,借着求学的名头,却去联密为谋。”

  皇帝深以为然道:“世家党锢,一方面是在朝堂之上有共同的利益,另一面则是靠着女子这条细细裙带。前朝多少外戚之鉴,朕于朝中除了妹妹你便是孤家寡人,不得不防备此算。”

  “在我看来,所谓外戚当权无非是由政势失衡所致。”长公主脑海里忽然回想起卓慧衡当年那篇论外戚的时策来,她当然希望自己的野心能够实现,也希望能凭一己女儿之身襄助兄长成就不世之功太平之业,于是决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竭尽全力说服道,“古来外戚皆自帝为始作俑者,那皇帝为何这样做?他们难道不知枕榻之侧有他人酣睡便是表里受敌么?明知故犯必有其因,因为朝中臣子、世家的势力已是威胁,才要驱策培植外戚与阉宦来平衡,说到底,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罢了。”

  皇帝对此帝王心术之道深以为然,不由自主点了点头。

  “可外戚虽自裙带而生,又是否为身系裙带的女子之愿呢?”长公主叹气道,“我自己也是女子,我当然明白,绝对不是如此。往往遇事,先牺牲的绝不是裙带两端所系之人,大多是女子本身。谁又愿意这般无奈造人弄使?所以,若女子人人都能像镇定二公主一般,愿意为国为民所思所想,赞德以忠、立身以教,那她们便会对赋予她们如今势位的哥哥感恩戴德,遇事就未必会去做那条沉默的裙带了。只要这条纽带断裂,却都系于哥哥的掌心,又何谈外戚之患呢?”

  “我家莘吉果然不同凡响!这样的言语,便是做个一国太宰股肱之臣都足够了!”长公主的一席话已让皇帝放下忧心,只是他仍有些迟疑道,“一个女学,若说影响也并无太多,也只是将那些闺学挪去一处而已,朕何苦劳神而忧?唯独是介怀此学落入野心之人手中做出些事情来,岂不有违卓思衡与你我的初衷?反倒贻害无穷了。”

  “那就让它始终握在我们刘家女儿的手里。”长公主努力压抑心中因野心和企望所激起的浪涛,沉声道,“绝不让它落入外人之手。”

  皇帝在自己妹妹的眼中看到了一种熟悉的目光,他忽然觉得,如果能立起女学,只一点,让妹妹成为自己朝政暗中的臂膀,何尝不是女学最大的效用?自己眼下所忧便能迎刃而解。

  “好,便依此言。”皇帝说出的其实也是他早有的意愿,“但愿女学之事可以助你我兄妹二人心愿得偿。”

  “帝京女学,怕是自一设立,那些有些爵位的世家和朝臣们都要挤破头将女儿送进来的。”长公主在如愿以偿的松弛后歪头一笑,“最好哥哥再放出些风去,就说要以女学才德之辈充实后宫,那这女学还会有人反对?我可不信。”

  皇帝无奈笑道:“就爱胡说,朕什么时候惦记过这些?”

  “我是看出哥哥愿意设这个女学,给出个注意罢了。”长公主在外人面前根本不会显露的一面在自己兄长的身边便肆无忌惮起来,她笑道,“不过是给这些权贵之家又一个自升的由头,其实倒不用要你我如此盘算,只当是个台阶,他们愿意上,我们愿意铺,哥哥和他们君臣一心相和,岂不美哉?他们在哥哥这里得到的好处越多,便越会愿意往哥哥这里站,人说到底都是为这利字奔忙不是么?”

  长公主将话怎么摊平敞开怎么讲,皇帝听了很是悦耳道:“也只有你会与朕如此横陈利弊剖心置腹。朕觉得女学可行,然而需要你来主持,这事需要办得有声有色又不动声色,让人察觉不出我们的意思来。”

  “哥哥愿意抬举我,我也愿意襄助哥哥,不若这样……”长公主略微沉吟后说道,“就将女学设在我公主府上,如何?对外便说是为节省国库银子,为今年科举士子沿路多设官驿逆旅方便赶考,那朝中清流也定然无话可说。但女学没有像样的地方,一是怕女子们不好出入,二是担忧临时居所简陋,仿佛厚此薄彼亏待诸位亲贵之女,这样一来那最合适的地方便是现成的,就在我那处。”

  “好!”皇帝笑道,“朕再给一些才学女子封作女学的女官,添些荣耀,再要公主和宗室女子们去到女学读书,让此处荣光鼎盛,好教众人趋之若鹜,将长公主府当做可攀援之地,你便可以无需费力水涨船高。”

  长公主为哥哥所作的这些而动容道:“我们兄妹是没有猜忌的,兄长既然信得过我,我必然无负兄长,不说做出一番事来,最少也得在我那里当做个消息往来之地,襄助哥哥掌握大局。”

  二人议至此节,四目相对皆是笃定和神采飞扬,而此时诸位被邀请至高台上伴驾的亲贵也已前来。

  “妹妹可以先透露给他们一些风声,问问他们的女儿姊妹如今何处就学,旁敲侧击。”皇帝决定此事由隐而不发先撩动些风吹草长,看看各方如何试探,再做调整。

  “我当然明白哥哥的心意,定然不会让哥哥失望。”长公主看着正在登台的诸位亲贵,笑容神安气定,眉眼中尽是熠熠光辉。

  ……

  “这次官家找人伴驾,居然没叫哥哥?”慈衡望着远处的高台奇道,“我以为如今哥哥是近臣了,总要比以前多些信任的。”

  卓思衡听罢笑道:“妹妹切记,官家身边可没有近臣这个说法,这样想自己的人才是危险。”

  慈衡正想再问,悉衡却刚好回来,他身上沾满树叶草枝,虽然狼狈,精神却好。

  “猎物呢!”慈衡赶忙问。

  “猎到一只鹿,杨家在做蜜汁鹿脯,算是我们两家一同进上的。”悉衡说道。

  卓思衡看弟弟如今也比寻常书生多些英武之气,心中很是高兴,声音都不自觉骄傲起来:“我还没吃过炙烤以外的鹿肉吃法,咱们从前在乡里都是老法子开烤,这次也沾悉衡的光尝尝鲜。”

  慧衡和慈衡也都显得十分期待,可卓思衡却见弟弟似乎有迟疑在眼中,不似那么松弛,于是问道:“怎么?有什么事?”

  此时佟师沛与赵兰萱已回到自己的歇息处,整座荫棚的帷幕里只有卓家兄妹四人,外面也少有人走动的影迹,卓悉衡便低声将自己遇见太子和青山公主以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告知家人。

  “咱家和太子还真是有缘啊……”慈衡委顿在椅子里感叹道。

  慧衡也显得有些忧虑,向卓思衡柔声问道:“太子若无功而返,是否会受圣上训斥?今日……这样多的人在,太子若被面责,岂不失态于众人之前?教他今后如何自处?”

  慧衡了解哥哥,知道因为当年那一救,卓思衡始终牵挂太子兄妹,此事若不好解决,哥哥定然夜不成眠。

  “这就要看官家今日要抬举谁了。”卓思衡想到越王和那些猎物,深感不安,他忽然起身道,“你们就在此处不要走动,我去看看情况。”

  “我也去!万一能帮上忙呢!”慈衡也跟着站了起来。

  “你给我坐下。”慧衡将她按住,严肃道,“哥哥又不是去找人寻衅打架,人多未必是好,他一个人也好行动些,你跟着就是添乱了。”

  姐姐说得自然是有道理的,慈衡不敢再造次,只能乖乖坐好。

  “大哥,我回来时听人说,太子和公主两手空空回来过行宫一次,后只带了三两侍卫又沿着支流的云竹溪上游走了,不知道是不是去那边的林子里找些东西进上。”卓悉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