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第92节(1 / 2)





  众人有苦说不出,又因这一闹此时大家都静下来不免开始自惭形秽。

  云桑薇柔声道:“我知道诸位的难处,国子监的事想必家中男人给你们不少话说,才教你们到旁人家门前做出这样有违自小读书和教养的事来,我料定若是咱们在座是家人如今的位置,想必断然不会如此行径。”

  她说话慢条斯理,声调又谦柔,丝丝入扣的话语已是说得一些确实不愿来却不得不来之人泪眼婆娑。

  “可你们也见到了,若是家中主人在家,怎么会由得门前胡乱闹作一团自己却不出来看看发生何事?可见卓大人确实不在,而你们在门前哭闹,除了邻里各家看去笑话,半点用途都没有的。若是真的无妨,为什么教你们来此的人不愿意自己出面,却要你们来做此事?这里的关壳,我想来便觉得不知如何说道。”

  云桑薇低垂下眉眼,楚楚之态毕现。

  方才众人都整理过仪容,唯独她没有,此时身上也是血污鱼鳞鸡毛到处斑斑点点,人也显得狼狈可怜。再加上这些感伤的话,来得女子好些都已是心生怜悯,只觉得若不是自己被逼来此地,人家光鲜迫人的姑娘又何必这般也受此委屈?

  自己家的罪魁才是罪大恶极。

  云桑薇哀哀得抬了头,叹道:“便是如此,我也不好看诸位空手而归,回去若是不能交待,岂不白吃这一趟的苦?终究是我得罪唐突了诸位……这样,我且替卓大人记下诸位的家中在国子监谋事亲人的名字和官职,回来督促他早办早了,如何?”

  听到这样说,女眷们也觉得回去便有了说辞,又能赶紧离去,当真再好不过。于是都一一报上名来,由云桑薇亲自记录,又从后门亲送,以礼相待,众人无不心怀感念,交口称赞。

  等到陈榕忙完前面,再将赚得盆满钵满的小贩送走,回到自家院子里,却不见了云姑娘的影子,他忙追出去,可只看到道路尽头,那辆华丽马车正沿道路越来越小。

  车上,林夫人看侄女这般模样自是心痛不已,她听了云桑薇简单的描述,纵使涵养再好个性再温柔,也忍不住怒道:“国子监都是些什么人?竟逼着至亲来做这种事!怕是中间不止是妻子女儿,还有好些人的娘亲!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可惜卓大人不在,不能知晓今日来闹事的谁家人在国子监办差,不然以卓大人的好义之性情,必然不会放过他们!”

  然而听了这话的侄女却没有附和也没有像寻常一样颇有侠情的言语,只是低头神秘笑笑,悄悄摸了摸自己似是有沙沙声的袖口,继而悠悠道:

  “卓大人如果想秋后算账……也不是不行。”

  第130章

  卓宅闹事之人散去后两日,卓思衡才风尘仆仆归来,他入宅后便闷头在书房,陈榕想告诉他发生了什么,却被已经知晓事情原委的慧衡拦了下来。

  “大哥手上的事情必然要急过已暂告一段落的,先别去打搅。”

  “但云姑娘的事……”陈榕还是有些顾虑。

  慧衡略思索后说道:“那位姑娘愿意出手相助,必然不是歹人,她做事干脆利落又不求我们相谢,或许有些话还要哥哥自己问才知晓,让哥哥先忙吧,你且宽心。”

  如是这般,卓思衡得以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闷头一日一夜,只在书房吃睡,第二日一早不顾疲累,沐浴更衣赶去小朝会。

  出门前,他才注意今日替他备马的不是别人,竟是悉衡,诧异之余又见慧衡和慈衡也在门内。

  “怪大哥不好,忙着急事,忘了回来见见你们同你们说说话,待我回来咱们再吃饭。”卓思衡心意有愧,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的大哥当得不够称职。

  谁知慧衡却摇头说道:“大哥跟自己妹妹和弟弟怎么也说这样的话?我们难道还不知道大哥辛苦么?这几日的事我们也有所耳闻,知道大哥出门势必有因,而回来便是尘埃落定之刻。今日是小朝会的日子,大哥既然要去,那必然是做好了同歹人们斗上一斗的准备,妹妹们和弟弟无能,不能帮哥哥分忧公事,只能今日在家里送别,祝哥哥旗开得胜。”

  面对这样隆重的全家相送阵容,卓思衡很想笑着夸妹妹弟弟是长大了,这便是最大的分忧,可眼泪拼命往他鼻腔和眼眶外挤,视线模糊得极其突然,此幕就好似自己离乡赶考那一日送别之景,都是他此生不会废忘的记忆。

  见卓思衡有感而哭,慧衡也忍不住眼泪,慈衡早就哇一下先出了声,只有悉衡还在努力忍耐。

  卓思衡按捺不住上前去抱住妹妹弟弟,一家人再度环在同个怀抱内。

  不知过了多久,卓思衡终于稳回心神,拍拍三人的后背,直起腰来道:“大哥得走了,等着好消息。”

  还带着止不住的哭腔的慈衡喊道:“大哥!整死那群臭狗屎王八蛋!”

  卓思衡刚迈出一步,立刻转身看向她,慈衡一边哭一边捂住嘴,使劲儿摇头表示知错了。

  卓思衡这才放心,收回锐利目光,深吸一口气,出发上朝。

  今日小朝会,皇帝已传下话来要议一议中察,可他早晨正在罗贵妃宫里穿戴小朝会较为轻便那套朝服时,却听人来报说卓思衡请求列议,并要陈表上书关于学政一事。

  皇帝本正着头,由宫女太监替他整理衣袍戴上朝冠,听闻此事后不禁侧过头去,略显诧异:“他人到了宫外?”

  “回圣上,正是。”来禀告的太监回道。

  皇帝沉默须臾,又道:“那便让他列席,只是告诉他,今日该在的人也都还在,他要是上书,总该做些准备。”

  太监得了话转身离去,皇帝仍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圣上在烦心?”罗贵妃看见皇帝表情,便教侍奉之人都到外殿去,自己亲手接过朝冠替皇帝戴上并整理,“可是有何不妥?”

  “倒不至于烦心,只是总觉得时机不对,看来今日又是一场闹戏。”皇帝说完自己也意味深长得笑了笑,“不过我倒是想知道,卓思衡会如何应对。”

  “皇上一直赞他有为强干,也不知道今日会不会帮他一帮?”罗贵妃最后调整过皇帝下颚上的朝冠系带,带着些不似平常那么端庄的娇俏气笑了笑。

  “朕可是立誓要做垂拱而治的圣帝王的。”皇帝也是笑意迎面,揽住她轻抱作别,低柔道,“好了,朕走了,教孩子不用中午等着朕一道用膳了,你们先吃,今日的小朝看是没个结果各家都不会善罢甘休了。”

  等皇帝摆驾崇政殿时,殿内已然有了令人噤声慢步的气氛,只见六部官吏列于前后两排,中书省沈敏尧、曾玄度、唐令照三人再加苏谷梁同位在最前。

  御史台的顾缟也在其间,同时还有翰林院检校吕谦行,今日只有他一人绿袍,格外扎眼。

  当然还有卓思衡。

  皇帝坐下受拜后,仿佛不知今日的剑拔弩张,笑道:“今日春倦疲乏,惹人贪睡,朕让诸位好等了。”

  众人皆道不敢。

  卓思衡看皇帝红光满面的样子也像是睡够了,晨起他看自己镜中满面倦容,梳洗后才有了精神,熬夜过后的人和吃饱喝足的精神状态果然不一样。

  几位中书省大员先陈禀今日报上的各地奏章,从南方各州夏耕即将开始的筹备,到北部几地边防的轮换,夹杂水运、盐务与互市等冗杂繁驳的诸事,皇帝一个个听来,一个个询问,最终拿定大家都觉得稳妥的办法,再命中书省下发政令到各地去。

  待到说完这些,吏部尚书曹廷玉才依照流程开始汇报自己的工作:“圣上容禀,中察六月初一始启,仍旧是先中京府再宁兴与江南二府的顺序,吏部已将详细中察列序汇于折内,请圣上参看。”

  接过此折,皇帝先打开参看,这其中的空档与沉默教崇政殿内其余官员紧张极了。

  虽说是吏部的折子皇帝在看,众人却有意无意都暗暗把目光朝卓思衡处去,在列哪个不是官场中的翘楚,坐至此位,人人皆知吏部的用意,若卓思衡为国子监上下五十余官吏妥协,那吏学怕是都办不成了,最难的是皇帝已经下了旨意,想要推翻何其之难?怕是还要见罪于圣上。然而若不从……这一番中察下来,怕是整个国子监的人都要脱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