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第383节(1 / 2)





  反正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大家引以为鉴吧。

  诸位中国专家就在哭笑不得中,就这么上了飞机,带着十件中国文物,回去了中国。

  陆守俨和初挽看看事情差不多了,也打算走了,谁知道他们还走不成了。

  德国媒体一拥而上,纷纷开始采访初挽,他们对初挽惊为天人,觉得她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鉴定大师,认为她对艺术有超凡的品味,他们都想邀请初挽上电视台采访节目。

  初挽倒是也不推脱,她如今的想法里,是尽可能多地传播中国历史和文化,让中国的艺术熏陶更多人,影响更多人,这也是扩大东方文化影响力的一个机会。

  初挽频频参加了几次邀请,电视台采访和演讲等,她侃侃而谈,谈起中国瓷器和德国瓷器,谈起历史渊源,大家发现,这个年轻的东方女人对德国的历史竟然了解得那么透彻,而且她言谈中表现出的眼界和胸襟是如此让人敬服,她对艺术的鉴赏更是让大家惊艳。

  至于那件沸沸扬扬传遍全欧洲甚至传到全世界的“名画倒挂四十年”更是为她那无以伦比的艺术鉴赏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

  初挽在接连参加了数次采访后,终于打算功成身退,和陆守俨一起离开。

  而就在他们离开的前一晚,突然,费舍尔一通电话过来。

  电话里,他的声音都变样了:“那,那件古高丽青瓷,那件青瓷——”

  初挽:“费舍尔先生,发生什么事了吗?”

  费舍尔颤声说:“我听说消息,说中国新发现一件汝窑。”

  初挽:“嗯,是,我也看到报纸了,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

  费舍尔:“可,可那是我们的古高丽青瓷啊!”

  初挽:“是,就是那件。”

  说完,她诚恳地道:“说起来,费舍尔先生,我非常感谢你,感谢你愿意将它还给我们。”

  费舍尔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很久后,他终于道:“你早就知道那是北宋汝窑了?”

  他懂了,一下子什么都懂了。

  这个中国女人太精明了!

  初挽:“费舍尔先生,我并不能确定,我只是知道,恰好我太爷爷曾经有过这样一件瓷器,所以很想带回国,谁知道这竟然是北宋汝窑呢。”

  费舍尔长叹一声:“我们守着那件瓷器几十年,我们竟然没看出,在我们的博物馆里,竟然有一件罕见的北宋汝窑!”

  竟然就这么被他亲手送到了中国!

  关键就在昨天,他还在为自己的计谋沾沾自喜。

  结果今天,他就为自己的傲慢和自信付出了代价。

  第275章

  因为顺便要回国一趟,便想着带一些礼物或者什么德国的物件回去。

  这些年国内虽然比之前发展了,不过工业基础比起欧美国家还是落后,陆守俨便顺势买一些国内没有的,德国的厨具以及小家电都不错。

  他本来还想给老爷子买一些保健品比如补钙补维生素的,初挽却劝说:“我听说外国人的保健品胶囊都特别大,就怕噎嗓子。”

  陆守俨便试探着买了一瓶看了看,果然很大一个胶囊,老人吃还真怕噎到。

  他有些无言以对,只好各自买了一瓶,先带回去看看老爷子能不能吃,如果能吃再买吧,到时候可以去美国买,美国药店很多,买药方便。

  初挽建议他买点日用药品,陆守俨研究了下,买了一些常见的儿童药品,退烧药什么的,他们这些是专门针对儿童的,据说比国内的安乃近要安全。

  陆家现在孩子多,万一有个头疼脑热可以用。

  临走前,又给美国打了个电话,两个小朋友倒是没什么,表示爸爸妈妈不着急回来,说反正有哥哥呢。

  这话听得陆守俨疑惑,特意把陆建晨叫过来,告诉他要严加管教孩子,不要太纵着,陆建晨答应得好好的,陆守俨这才放心。

  从德国出发前往中国,中间转机香港,足足十几个小时才下飞机。

  陆老爷子已经派了车来接,一起来的还有陆建昭和陆建静。

  两个人一见陆守俨和初挽,高兴得要命,毕竟太久没见了。

  陆建静亲热地挽着初挽的胳膊,说这说那的,陆建昭更是大谈特谈的。

  陆建静现在已经生了,孩子养得胖乎,她自己也有些发福了,脸像面团,白白净净的,笑得哈哈哈,看上去日子过得很滋润。

  她现在在医院后勤上班,就在她妈的医院,不是特别忙。

  陆建昭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大红大紫。他从初挽这里取了不少经,懂古玩,又是四合院里长大的,身上自带光环,现在已经是圈子里知名的京派作家,平时交往的都是文化圈名人了。

  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的,说起家里种种来,陆老爷子最近身体挺好的,位置又往上迈了一步,已经至关紧要了,陆建静妈商白凤最近工作突出,上了《健康报》的典型人物宣传,之后更是被评为卫生战线的模范医生,给发了“人民的好医生”的奖章。

  陆建静笑道:“我妈现在可有名了!”

  初挽道:“二嫂可真了不起,越来越能干了!”

  除了这些,陆守俨的大哥、三哥和四哥都升职了,总之陆家最近好事不断。

  陆建昭笑道:“别人再厉害,也比不过七婶啊,你不回国我们都知道,你可真是越来越厉害了!我听说文物局把那几件文物接回来后,直接点名表彰你,说你是中国文物界的中流砥柱,还要等你回来给你发奖章。”

  初挽听这话,才想起这桩:“那我们回来的事不要声张,我们就是抽工夫回家看看老爷子,过两天就得去美国了,你七叔的培训班还没毕业呢。”

  陆建静:“行,我们知道,老爷子都说了,别往外张扬,我看那些表彰什么的,等你回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