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第233节(1 / 2)





  那两个农民一听公安,也是害怕,便忙说是他们村里的能人造的,至于怎么回事:“我们凭什么要说,反正人家造的,我们拉来卖,这犯了什么王法!”

  造的……

  陈专家气得肚皮都要鼓起来了。

  宁同志倒吸口气,整个人差点没站稳,直接往后一个趔趄,旁边的专家赶紧扶住他。

  宁同志有气无力地道:“查,赶紧查,叫公安局来,得查清楚啊……”

  接下来的一切,简直仿佛一场闹剧。

  显然,这北魏陶俑不可能是真的。

  这些农民他们不但有两大拖拉机,接下来还有一拖拉机的陶俑即将运到北京来。

  公安局马上介入调查,很快追着那些进货的农民进行追踪,一口气追到了河南洛阳,终于找到了一位。

  这位是一家仿古工艺品的厂长,据说最近接了不少订单专门做陶俑的,于是诸位专家并相关部门的人员赶过去,结果到了他家,所有的人都傻眼了。

  外面已经乱成一锅粥,文博系统人仰马翻,人家正在院子里忙活着,屋前屋后全都是陶俑,车马的动物的人形的,应有尽有,和他们现在收购的那些稀缺文物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大家了解过才知道,这位高厂长自幼学艺,心灵手巧,加上洛阳本身就是制陶之地,人家耳闻目染,自然学得一番好手艺,平时仿造的唐三彩几乎以假乱真。

  高厂长见公安局的人来,也是一脸无辜:“最近是有不少人来找我,说是要订做北魏古陶俑,人家是放单位做装饰的,我一口气接了不少单子,我也是明码标价,大家都知道这是工艺品啊!我没造假啊!”

  大家听得倒抽一口气,于是问起来到底做了多少,高厂长挠挠头:“最近前前后后得做了三四百吧?”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事情传回北京,整个文博系统几乎灰头土脸,大家闹了一个大笑话,真是没脸见人。

  关键是还葬送了国家十几万的公款,就买了一堆工艺品。

  有人就提议,应该追究潘家园旧货市场那些摊贩的责任,是他们误导了文博系统,马上就有人制止:“最开始人家就说是工艺品,没说是文物,没说是古玩,是咱们看着那是文物,陈同志拿过来一口咬定是北魏陶俑,咱们宁局长才认定的嘛!闹了归齐,是咱们这边自个人认为那是文物的!”

  旁边就有人找补说:“宁局长事情多,管得杂,具体北魏陶俑不北魏陶俑的,那还不是听下面专家的!”

  宁局长听着,也是叹息,沉重叹息:“是我工作不到位,我太轻信个别专家人员,应该多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旁边就有人小声提起来,说当时自己其实也感觉不对劲了,不过没敢说。

  他这一提,大家伙全都表示,当时大概怀疑过,不过因为陈专家认定了,才没能提出来质疑。

  “当时初挽同学提出怀疑,我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只是咱们不懂,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咱以为咱水平不到家,哪想到陈同志也看错了呢!”

  宁局长见此,便板着脸,严肃地道:“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这告诉我们,我们有些同志在工作中,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没有发挥我们的怀疑和探索精神,更有个别同志,专业水平不到家,误导了大家,才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浪费!”

  陈专家一听,顿时有些坐不住了,这东西是他发现得没错,但大家也没提出质疑,都说是正品,怎么到了现在,把自己单独推出来了?

  然而,他现在辩解已经不行了,所有的人矛头都指向他,好像他就是那个罪魁祸首。

  一场会议下来,大家已经给他死死地钉在了浪费国家公款上。

  这个时候,从旁不吭声,装傻子的,已经算是没有落井下石了。

  不过即使大家把罪责往陈专家身上推,众人也免不了灰头土脸的,毕竟十几万公款打了水漂,买了一堆的工艺品,现在是扔了心疼,放着糟心,总得想办法处理。

  这里面最愁的自然是宁局长,怎么都得向上级汇报,说明白缘由,哪怕把责任往手下专家头上推,自己也有决策错误。

  事情传到了最上面王同志那里,这王同志自是痛心疾首,他也是想着保护国家文物,才批复下来专款,没想到竟然落到这个下场!

  于是整个文博系统都开始写检查,反思,想对策,如何改善鉴定机制。

  京大几位教授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大家其实多少面上无光,不过大部分人也会自我安慰“顶尖专家都看错了,我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丢人的不是我一个”。

  本着要烂烂一窝的想法,大家的脸皮仿佛也就厚了起来。

  诸位教授分析了这次的事故原因,认为一个是过去这些年大家只见过真的,没见过假的,鉴定经验不丰富导致的,说白了体制内的专家们经得事太少;另一个则是,确实存在畏惧权威,即使发现一些疑点也因为从众心理没有提出。

  至于文博系统,自然也是从上到下的大反思,王同志还特意提出,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文物测定技术,来杜绝这种情况。

  这场沸沸扬扬的闹剧终于收场了,留给文物界的,是永远和“北魏陶俑”联系起来的耻辱,成为永远的一个笑柄。

  闹剧收场,初挽和陆守俨过了一个团圆年,过年后,陆守俨便调职过去晋东。

  初挽跟着过去看了看,这地方比石原县强了不知道多少,按照计划,他在这里大概三年,三年后就可以回来北京了。

  初挽倒是很满意:“坐车过来挺快的,也就几个小时,以后你如果不忙,就可以回来看我。”

  陆守俨自己也觉得不错:“我周六下班的话,四五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了,如果能请一天假,就能在家里多陪你。”

  初挽:“没什么,我不忙的话,我来找你!”

  陆守俨:“好。”

  临别时,其实很是不舍,不过也没什么,四五个小时的车程,其实比之前好很多了。

  初挽回到学校后,专心上课修学分,潜心研究新疆的考古发现,也就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发表了论文,论文一出,受到业界各方面关注。

  这学期快结束时候,有一位知名美国华人考古学家叫张亮直的,这位张亮直教授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便几次回来中国。

  这次,他来到京大演讲,讲了中国上古史是如何影响世界史研究的,并且对于这次新疆的发现,给予了很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