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第158节(1 / 2)





  初挽点头:“是。”

  聂南圭恍然:“是很不错,你可以横着走了,什么都不用怕。”

  他知道苏鸿燕,自然也就知道陆建昭,隐约明白陆家的情况。

  初挽没再说话,她的这门婚事牵扯很多,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过出门在外,作为一个女人,亮出来已婚身份还是大有便利的,能省却了很多麻烦。

  聂南圭突然道:“那次一起吃饭,你好像正在犹豫——”

  他撩起眼里,慢悠悠地看了她一眼:“该不会就是因为这个吧?”

  初挽淡声道:“是。”

  聂南圭“哦”了声,点头,没再问了,只是低头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这时候,易铁生过来了,服务员也上菜了,一大盘子的凉拌黄瓜,汁水都要从盘子里溢出了,掉了油漆的老桌子顿时湿淋淋的。

  聂南圭拿了一双筷子,直接往桌子上戳齐了:“吃吧。”

  吃饭过程中,三个人都格外安静,一向话多的聂南圭也不怎么说了,易铁生一向不多言,只是偶尔会帮初挽倒水什么的,照顾得很周到。

  三个人吃差不多,易铁生拿了钱去结账,初挽拿保温杯喝着水,这时候就见外面进来两个人,头发都有些毛躁,穿着补丁衣裳,其中一个手里拎着用尼龙袋子包着的大家伙。

  他们经过初挽身边的时候,初挽看了易铁生一眼。

  易铁生皱眉,之后微微颔首。

  聂南圭留意到了两个人的眉眼,也不着痕迹地看了眼那两个人。

  那两个人坐在了靠墙的桌子,将那大家伙放在靠里面的脚跟底下,小声嘀咕着说话,不过声音太小了,根本听不清楚。

  三个人走出那饭馆,走在大街上,这时候天开始发阴了,倒好像要下雨。

  聂南圭皱着眉,压低了声音道:“你觉得那两个人有什么不对劲吗?”

  初挽:“这个,要听铁生的,他是行家。”

  聂南圭看向易铁生。

  易铁生道:“有土锈味,钙化土锈的味儿,还有腐朽木头味。”

  他轻轻皱眉,略有些犹豫:“这两个人是盗墓的,但又不像是一般盗墓的。”

  聂南圭:“嗯?”

  易铁生:“他们手里拎着的家伙,从形状看,应该是帝王犁。”

  帝王犁?

  这下子不光聂南圭,就连初挽都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第111章

  易铁生道:“早些年,盗墓猖狂,河南洛阳的李鸭子发明了洛阳铲,洛阳铲是钻探工具,是用来找墓的,但是后来这些盗墓的盯上了皇帝陵墓,为了挖皇帝墓,就有人造出了帝王犁,这种帝王犁是专用挖墓,而且只适用于大墓,挖皇帝的陵墓,所以叫帝王犁。”

  易铁生这么一说,聂南圭皱眉,承认道:“我都没听说过这种东西。”

  易铁生看了聂南圭一眼,他倒是没借故嘲讽聂南圭,而是解释道:“因为也就是挖帝王陵才用,就在北京郊区这一块流行过,孙殿英挖慈禧陵墓,用了这个,后来地耗子帮,还有盗墓的田老七关老七都用过,再之后,应该是失传了,也只有这几家的后人可能知道,但解放后,谁敢随便用,都一个个躲风头呢。”

  他继续道:“帝王犁东西下面有三个铁犁铧,上面是一截子枣木,挖的时候就跟推磨一样,上面人推,下面犁就往里头钻,铁犁铧进的深了,上面还能续一截枣木。就这种推法,用的巧劲儿,任凭你这墓葬规格多高,里面多少层砖,灌了多少铁水,都挡不住这么磨推,都能钻下去。”

  聂南圭听得脸色异样,过了一会,他才呢喃道:“他们是盗墓的?”

  清末到民国,这一段世道乱,古玩行情也好,盗墓的比较猖狂,但是解放后,古玩一落千丈不说,国家各方面也管理得严格,社会秩序好,就没人盗墓了。

  不过这几年改革开放,据说文物走私猖狂,盗墓的更是到处挖,屡禁不止,一本万利的买卖,抓住了也就是罚钱了事,做得大的,甚至配备保镖和公安对着干。

  易铁生道:“帝王犁不像洛阳铲那么出名,这个就是六十多年前有人用过,一般人还不知道怎么造,所以现在能拿出这个来用的,估计是祖上传下来的,或者拜过老师傅的,而且这肯定干的大买卖,都不能是一般的墓,说白了,普通地方官的坟,估计都不值当用这个。”

  聂南圭越发皱眉:“所以这里有什么,帝王陵墓?”

  初挽却道:“你们听着,这两个人口音,哪里人?”

  聂南圭想了想:“山东口音吧?”

  初挽望着远处阴沉沉的夜空,抿唇沉默了很久。

  聂南圭以为她会说什么,不过却一直没说,他疑惑地看向她,却见她拧着眉,神情格外凝重,仿佛在做一个重大决策。

  他看了眼易铁生,易铁生却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

  聂南圭耸耸眉,没说话。

  良久后,初挽微出了口气,道:“你们说,古代的汉白玉造像,应该是什么样的?”

  聂南圭蹙眉:“洁白如玉?”

  初挽却道:“是贴金彩绘的。”

  聂南圭挑眉,意外地看着她。

  初挽:“我曾经到过山东青州,那里的农民无意中发现了一件汉白玉蝉冠菩萨造像,他们也没在意,就直接放家里供着了,那是带着彩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