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第134节(1 / 2)





  陆守俨迎着她的视线,一丝不苟地道:“举一反三,上下求索,这是我一向遵循的原则。”

  初挽咳了声,整个人也严肃起来:“这个,当然也是有一个字的,你确定想知道是吗?”

  陆守俨颔首:“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觉得可以了解下,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古代汉语修养。”

  初挽:“你这么有求知精神,那我就和你讲讲。东汉《说文解字》提到,‘也,女阴也。从乙,象形’,清代《说文解字注》对此考证,提到阴是本义,假借为语词。”

  她继续道:“据说‘也’之所以为语气助词,也是因为‘也’为女,多有对女性赞美感叹之意。”

  初挽说完后,陆守俨一直没说话。

  初挽:“还要继续讲吗?我们可以讲讲匜的来历。”

  陆守俨:“匜?”

  初挽大致讲了下这个词怎么写,陆守俨若有所思。

  之后他道:“你不需要讲了,我可以自己领悟。”

  初挽:“你……怎么领悟的?”

  她这么问了,他却不说话了。

  上方传来他的呼吸声,带着酒意,清沉温热,一下一下地洒在她头发上。

  她心里便生出许多遐想,甚至有了酥麻之意。

  这时候,陆守俨伸出大掌来。

  初挽呼吸顿住,一动不动地等着。

  陆守俨缓缓地包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匜’字。

  初挽便觉得每一处都被温暖罩住。

  却觉掌心触碰间,陆守俨带着厚茧的拇指慢条斯理地擦过那“也”其中一个笔画的露头。

  初挽身形微僵,下意识攥住了他的胳膊。

  陆守俨低首盯着她脸上的反应,继续动作间,却道:“我演示下,挽挽看我领悟得怎么样。”

  第94章

  一个醉酒微酣的男人,却依然能不动声色地控制着自己,悉心周到地服侍着她,让她得到全方位的满足,再没有比这个更舒爽惬意的了。

  初挽到了最后,揽住他的颈子,低低地哭。

  她咬着他耳朵:“我更喜欢这样。”

  陆守俨紧抱着她,低低地哄着道:“嗯,那我再试试。”

  于是就这么荒唐了一晚上。

  她在陆守俨的抚慰下,仿佛开了花,绽放在半空。

  第二天早上,初挽洗漱过,换好衣服准备去上课,陆守俨从角落里柜子里拿出一个箱子来。

  他从中取出来两瓶酒:“这里有两瓶茅台,你提着吧,岳教授对你很照顾,这次有时间,你过去他家里拜访下。本想着我陪你去,不过这几天单位忙。”

  初挽对着镜子梳头发,又抹了雪花膏,感觉抹了后自己脸蛋娇嫩嫩,她很满意,此时听陆守俨这么说,便随口嘀咕道:“这也没什么,我又不是小孩子,我自己去看岳教授就行了,你不用事事都替我操心。”

  陆守俨:“好。对了,你们研究生宿舍好像收工了,眼看就能住了吧?”

  初挽乍听到这个,疑惑,之后眼神警惕起来:“什么意思?”

  总不能想把她赶到住宿舍去吧?

  这还是人吗?

  陆守俨看她那小眼神,笑了:“瞎想什么呢,我是想着,你们研究生课程要正式开始了,你估计要忙起来了。”

  初挽:“……差不多吧。”

  当天她过去上课,上完课后,先提着东西过去岳教授家里,岳教授就住在京大校园内的职工宿舍楼,一栋五层红砖瓦房,岳教授住顶楼,是一处小两居。

  初挽过去的时候,岳教授家里有客人,却是一位老考古专家,姓黄,已经八十多岁了。

  岳教授便给初挽和黄教授互相介绍了,提起来黄教授,他特意多说了几句:“初挽同学可能不知道,黄教授可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入疆考察的,也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去楼兰古城的,这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辈。”

  初挽对这黄教授也是肃然起敬,她是约莫知道黄教授过往的。

  在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地区的考古其实是被西方探险家和学者们所垄断的,大量西域宝贵文物流落异乡,当时政府几乎无力阻止。

  一直到了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才开始组织国家间的考古合作,也算是逐渐制约了西方探险者在新疆一代的疯狂盗掘。

  而黄教授在二十年代末,就曾经参与了这种国家联合考察团,和发现了楼兰古城的西方知名探险家斯文赫定一起前往新疆考察。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考察团前往楼兰考古时,斯文赫定曾经将瑞典的国旗插在了楼兰遗址上,当时黄教授当场提出抗议,说这是中国的领土,不能插国外的国旗,便当着斯文赫定的面,拔下了瑞典国旗,插上了当时中国的国旗。

  这些小事,于这位老教授来说,自然不值一提,也是后来她研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时候,才无意中关注到的,事情虽小,但确实让人心生感慨。

  不过黄教授一把年纪了,却是格外谦逊低调,也颇为和蔼,问起初挽的种种,当知道初挽竟然是昔日琉璃厂初家后人时,也是颇为意外。

  一时又和初挽深入聊了聊,很是欣赏,因问起接下来的打算,便提议说:“我最近要开一门《新石器考古》,正愁缺一个助教,初同学要是有兴趣,能不能替我来当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