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章 卖掉(2 / 2)


口径大约十公分左右,真正的小碗一只,全完整,肉眼看不出使用痕迹,底部蓝料双方框、宋体“雍正年制”款。

外壁工笔绘了棵梅树,枝干虬错矫健,花蕊、花苞用细笔淡墨勾勒。

梅下几丛矮竹,枝叶双钩细笔白描,密而不乱、次序井然。

碗身题诗:“月幌见踈影,墨池闻暗香”,还有“凤采,寿古,香清”三个钤印。

“这画师至少得有二十年以上功力!”宫雪说了句。

“这我可分不出来,就看得出这画工好,但好到哪也就是个感觉。你比我厉害!”

宫雪不好意思般笑笑,如何看画师功力,那都是父亲教她的。

把碗放回柜台上,对服务员道:“包装盒呢?

这个碗我买了,开票吧。”

宫雪还以为就是随便看看,没想他居然买了,刚才都还在说是用来骗外国人的。

不过她没多插嘴,看着服务员拿来包装盒,这边付外汇券,打包、开票、开出境许可。

带着盒子,暂时不看了,虽然这里单单挂着的近现代名家字画都有几十上百幅。

就剩下一千多外汇券,是还能买几幅比较不错的,但那意思不大。

下次再来。

出门,上车,开车。

“这是去哪?”宫雪问,她发现方向不是往沪上大厦。

“上影厂招待所。”

宫雪明白了,这是让她去拿衣服,在蒸笼与凉爽之间选择,宫雪没反对。

车窗开着,吹进来的风还是有些热,吹乱了她的一丝刘海。

整理下,找个话头,问了句:“刚才那个碗有什么说法?”

“那是个雍正本朝的珐琅碗,不是民国后仿的,文物商店的人看走眼了。”

“不会吧?”

宫雪没想到会是这样。

“沪上文物商店的仓库里,各种文物据说有几百万件,就那么几个人做鉴定区分,又不可能什么都是专家,出错不奇怪的。”

是,捡漏了。

但也不完全对,因为在京城,明知道是雍正本朝的,第二次去时,经过黄信义的介绍,就用1000块钱从个私人藏家那买了一对差不多的。

在私人手里,明知真品,也就这价。

“那你可赚了!”

宫雪不知道行情,但后仿的总没雍正的值钱吧?

“对,我打算卖了它。”

“能卖多少?”

“应该能有一两百万港币。”

宫雪眼睛都睁大了一圈,这也太多了吧!

自己每个月几十块工资都在精打细算,这男人,随意转一圈,上百万!

她不知道,开车的这个走私大鳄如今是东西往里运,而没有往外运。

如果他搞文物走私,那会赚得更多更多,只不过他不做那种缺德事而已。

那这算是卖国宝吗?

就个碗而已,差不多的如今、将来都不少,就是这会在香江比较受追捧,算不得国宝。

那京城那个人为什么能卖给自己?

第一不清楚行情,第二就算知道外头值钱,但就同30年后的恐龙蛋一样,内地几十几百,外头几十、几百万,他拿得出去吗?

自己再需要点外汇,老靠着随意抽取香江那边伙计们的劳动所得也不是个事。

至于几十年后它值个几千万也无所谓,如今的钱才值钱。

卖个一两百万,文物商店里这会几百一幅,将来几千万、上亿的画都不少,这账好算得很。

就是喜欢这碗,将来买回来就是。

买不回来也无所谓,官窑批量烧制、给皇帝后妃们吃饭喝汤用的玩意,又不是什么青铜重器。

把这种东西当国宝,傻子!

和把几个外国佬设计的圆明园大水龙头当国宝一样傻。

文物商店里卖掉的好东西比这多多了,它在那,自己不买,也会被别人买走带出去。

现在换成钱,自己手里很快就会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