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七章龙门客栈

第九十七章龙门客栈

我们从兰州出发,一路北上,过张掖,到酒泉,从玉门出去以后,便进入新疆境内。

越往北走,窗外的景象越变得荒凉。

天上地下一片苍黄,完全没有南方的绿意盎然。

苍茫的戈壁滩风沙蔽天,光秃秃的山峦在天际绵延不绝,灌木倔强地裸露在沙地里面,偶尔能够看见一大片胡杨林,如同钢铁卫士跟狂风黄沙顽强抗争。

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少,太阳把沙地晒得滚烫,死气沉沉的感觉让人极度困乏。

整整两天,我们都是在这种极其压抑的氛围中熬过来的。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读书时候还不太理解这首诗的意境,这两日的长途跋涉下来,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做“西出阳关无故人”。

那种前不挨村后不挨店的孤独感,真的是令人崩溃。

不过西北也有其独特的美韵,浑厚苍凉,还带着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就连戈壁滩上的落日,都充满英雄迟暮的悲壮感。

阿木早有准备,车厢里循环播放着刀郎的歌曲。

虽然都是陈年老歌,但却非常应景。

刀郎浑厚的嗓音,唱出了西北的雄壮,也唱出了西北的韵味。

两天以后,我们风尘仆仆抵达哈密。

哈密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向中国内地的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

我们下榻酒店以后,直接睡了一天一夜,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

哈密基本上算是我们进入罗布泊的最后一站,所以我们在罗布泊好好休整了两三天,一是养足精神,二是等着阿木去搞装备。

这几天我们品尝了很多新疆美食,什么大盘鸡,烤全羊,抓饭,还有馕,酸奶疙瘩等等,我们拼命吃,拼命吃,因为进入罗布泊以后,我们就再也吃不到这些美食了。而且说句不好听的,此去罗布泊,我们还不知道有没有命活着回来,所以每一顿饭我们都当做最后的晚餐。

我个人不太喜欢吃那个馕,又大又硬,没有吃惯的人不易消化。

我比较偏爱烩羊杂,烩羊杂其实就是羊杂碎、又称为羊下水,是大西北地区常见的传统风味汤类小吃。由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故又名“羊杂烩”。羊杂碎,贵杂和碎,不杂不碎,吃起来就没滋味。

羊杂碎集羊内脏于一锅,味道酸辣兼宜,无腥不腻,汤鲜味美。半碗下肚,遍体生热,一碗吃完,则热汗淋漓。西北地区早晚偏冷,喝上一碗烩羊杂,一晚上都不会觉得冷。

虽然这几日的生活过得很舒适,但一想到蛇组已经去了罗布泊,我的心里还是暗自着急。

我不止一次问阿木,装备还没到吗?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够出发?

阿木每次都淡淡回答我:“不急,再等等!”

第三天夜里,阿木说他出去一下,等他回来的时候,车厢里面多了两个黑色大皮箱。

一个皮箱里装着一些常用的野外装备,战斗背包,狼眼,睡袋,还有抵挡风沙的面罩,甚至还有防晒液。

罗布泊的日照很强,皮肤长时间曝露在烈日下,很容易被晒伤,而且还会产生紫外线过敏,阿木的考虑还是挺周到的,所以每次安排阿木去办事,我都很放心。

另一个皮箱里面,装着两把沙喷子,还有一把野战军刀和一把三棱刮刀,雪亮雪亮的,散发着死亡的气息,令人心生寒意。

阿木说:“你们也知道这边很严的,我只能搞到这些东西了,就这几件破东西,价格还贵的吓人!”

新疆是中国的西北门户,也是反恐重点区域,安全防范非常严格,阿木能够弄来这些东西,确实很不容易了。

所谓的沙喷子,其实就是土枪,每个地方的叫法不一样,火药枪、沙枪、鸟铳等等。

这种土枪没有膛线,里面的子弹多用铁砂子,一开枪那些铁砂子就从枪管里喷发出去,所以叫做沙喷子。

沙喷子远距离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近距离的杀伤力还是比较可怕的,漫天的铁砂足以令目标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