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三章 事后影响

第二百一十三章 事后影响

刘仲勋看着没有接话,我接着道:“但我觉得,真没有什么难过的必要,人的适应力和变通力都是难以想像的。而且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两面。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看问题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等孙掌柜他们回来。看看他们这次的收获,有可能,这趟南洋之行,江南的丝绸有更大的销路。不管是对江南丝绸。还是对整个大顺要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国富民强,其实民强国才富,这两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把这次事情的正面效果不断的做大,做稳。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刘仲勋听清枫所说,和自己所想那么相近,心里的那股烦燥才退下去了,又恢复到那种心平气和的状态。和清枫再闲聊几句,一看到亥时,再次让清枫休息,自己离开。

从药铺出来后,刘仲勋的脚步轻快很多,转头问长风:“孙掌柜那里有信过来吗?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长风道:“十天前收到信,说是还有二十来天能回来,这样算来,就这几天该是要回来了。”

刘仲勋没有再问,回想起清枫说的那些话,一个小女孩子,能把问题看得那么明白。那强大的正思维真是让他佩服。

这个小家伙要快快长大,才能陪在自己身边,想到迎娶清枫,刘仲勋心里丝丝的甜蜜。今天小姑娘来红了,证明小姑娘长大了。而且被他见证了,虽然当时有些尴尬,去为清枫寻棉纸,弄红糖水时。却觉得很幸福。

自己守着的花,终于开了。刘仲勋觉得自己像守护者那样有成就感,有收获感。回到别院,叮嘱长风,盯住案情的进展。然后才睡下。

清枫遇刺的事,当晚在京城各家就传开了,有当看热闹议论的,有幸灾乐祸的议论的。但那些二品以上的大臣家里,幕僚们都聚在书房里。分析着这事的轻重,揣测着这事是谁所为?及皇上的态度。

杨乐山知道这事后,长长的叹了口气,孙相还想拉他来挺太子,就蠢成这样的太子,真有一天君临天下了,会做出多少没有脑子的事。

儿子杨淳砚和杨之砚,孙子杨文峰,杨文仁,杨文清都聚在杨乐山的书房。长子杨淳砚问杨乐山:“父亲,你看今天这事你怎么看。”

杨乐山看看儿子,看看孙子道:“杨家能这么多年一如既往的受朝堂重用,因为我们恪守祖训,不参与任何皇子的皇权争斗,我们只忠于皇上。今天的事不是我们想的,是京兆府的人操心。我们不要去揣测是谁所为?管住自己的人,不要参与到这样的事中去,做好自己手中份内的事。不要和皇子走得太近。圣心难测。不管皇上怎么处置。都是对的。”一众人点头。

而王相府,王相只让孙子王晋进到书房,王相问王晋:“清枫这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