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二节 花石之争(1 / 2)

第四十二节 花石之争

洪海洋突然失联,让因为治安恶化、警力下沉而冷清了很久的台东县警察局本部大楼重新热闹起来。

此时坐镇这里的不是哪位副局长,也不是“内政部警政署”临时委任官,因为就连“警政署”也在半个小时前被他给接管了。

他是现任“总统府侍卫长”“国家安全局副局长”等职,与“参谋本部常务次长兼行都卫戍司令”石天生陆军中将并列为军方两大实权人物的花定远海军中将。

按照日程安排,花定远本该在城外,在空特862旅防区,陪同“三军统帅”视察防务,没人知道他为何撂下军机大事不管,跑到连维持街面治安都有心无力的警察局来。尽管他没带来“行政院”的明确授权,但接管过程非常顺利,原因之一在于县警察局现任常务副局长曾是“总统府侍卫长室”里一名普通的警职侍卫官。

花定远坐进洪海洋办公室里做的第一件事,是以“换装”为由,将“行都卫戍司令部”临时征调的维安特勤队调回局本部。

维安特勤队刚回到局本部,花定远又以“深入强化治安作战”为由,连下几道命令:

命令县局保安警察大队(类似于大陆的巡特警大队、香港地区的警察机动部队)分驻各处的队员,限半小时内全数集结局本部;

命令台东(同名县辖市)、成功(镇)、关山(镇)、大武(较大的乡)四分局,限一小时内集结所部三分之二武装警力,由分局长统一带队,到局本部整训;

命令各派出所、分驻所,限一小时内集结所有在籍义勇警察,就地候命;

命令卑南乡派出所,限三小时内动员至少五十名山地义勇青年服务队员,派发武器,就地候命;

有心人不难发现:作为野战主力驻扎城外的空特862旅,是“参谋本部常务次长兼行都卫戍司令”石天生的老部队,现任旅长也由他一手提携;而从编练动员到组建成军始终驻扎城内的后备932旅,则由前任“总统府副侍卫长”担任旅长相比之下,洪海洋掌握着目前唯一超脱于军方之外的“国家暴力机器”,自己却是纯粹的文官出身,与军界要员从无来往。

诸如种种,不免令有心人怀疑洪海洋失联的真正原因。

有心人此时埋头坐在堆满山地义勇青年服务队动员材料的电脑前,看似心无旁鹜,眼神却往窗外瞥。

窗里原本是个大会议室,平时因为大量机关人员下派基层而闲置,但从海军中将带着三名铁卫营宪兵进驻大楼起,就被匆匆忙忙刷上墙的“戡乱动员搜查本部”和各课抽调来的业务骨干所占领;窗外的楼下是半露天式车库,和平常一样没剩几台车,只是人多了点细细一数,除开看管车辆的老头,共一百零三人,均身着蓝衫,胸挂防弹衣,手中武器也非寻常保安警察可比。

按“警政署”制定的特勤编组指导办法,保安警察各总队、各市县局保安警察大队均设有特勤队,一般由若干个四人制“霹雳”小组组成。后来因治安形势、任务性质等因素变化,县市局特勤队陆续脱离保安警察编制,移交刑警。

“维安特勤队”本来是保安第一总队直属特勤队的专属名称,战争爆发前夕,“警政署”将各保安总队分驻地方的一些单位划入所驻县市局编制,各县市局借此扩编所属特勤队,并令其回归保安警察编制,正式冠以“某某地维安特勤队”称号。

当局退守台东后,台东县警察局整合了“警政署”直属维安特勤队残余,并抢在宪兵特勤队之前从残军中收罗到不少特战精英,将台东维安特勤队再次扩编,使其达到百余人规模,除团队协作配合尚需磨练外,总体实力不逊于屡遭劫难的宪兵特勤队。只因洪海洋朝中无人、性格懦弱,才被石天生以“卫戍事大”为由强行征调,徒为他人作嫁衣。

不过这件嫁衣,如今到了花定远身上电话叮铃一声。

“您好,治安课黄山。”

“黄长官,您的大舅哥在大门值班室,说家里有点事儿。”

“大舅哥?”

“姓刘,知道您全名、知道您在县局轮岗。”

“那等会儿。”

治安课黄警正掏出手帕,擦了擦被电话铃惊出来的汗。一边擦,一边慢慢回忆:

前妻?家里那位?还是正义路那个噢,她在家里排行老三,可她也不姓刘难道是表哥?

每个故事里都有个胖子,警察局这么大个故事会当然不能免俗。

作为胖子,黄警正从分局抽调到县局轮岗第一天,就被常务副局长从早操队伍里揪出来,撵进办公室跟堆积如山的材料作伴。

那位前侍卫官,曾是“国家安全局”选调驻守“总统府”的警职人员,在以军人领衔、军人居多的侍卫长室里,想必受尽了夹板气。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角度分析,被军人们折腾了几年的警官突然回到警队,难免会以军人自居,瞅哪哪不顺眼。有这样的长官,是祸亦是福,最起码不用上街挨枪子。

如是安慰着自己,黄警正搁下永远也捋不清的工作,悠悠下楼找大舅哥去。他不怕上当,因为他只是个坐办公室混吃等死的人,毫无利用价值,要真撞上骗子,顺便练练手、出口气倒也不赖。

“人呢?”

“大热天总不能让人站着。拿了门条就进去了,那家伙是路盲,来回转两次才搞清楚治安课怎么走。不过看样子没什么急事,顶多咳,等您忙完,回课里找他就是。”

“没事你挂个干嘛?”

“上面要求加强戒备,也没说戒备什么,就是随时抽查您说我这,还能怎么加强?”

“知道保险栓在哪吧?”

“哎哟,忘记装弹了!”

“哈,你这家伙。谢了啊。”

“您就是太客气。咳,我那”

“放一百个心,章――都给你盖好了。”

“长官您忙,慢走!”

警察局里里外外如临大敌,但没有想像中那么戒备森严。

因为这是战争,是对共军而言“因外军武装干涉而爆发在中国领土上的战争”,共军对岛上的a军往往力求歼灭,对力量孱弱的岛内军警反而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非但不会将警察局列为重点攻击目标,反而更希望在取得军事胜利的基础上,接管一个运作良好的警察局,为公安、武警后续进驻提供便利条件,以尽快恢复被战乱摧毁的社会秩序。若真要攻击,几枚远程制导就可以搞定,不必多费周折。

因为战争中的警察局也没有多少机密可言,真正的机密要么被军方接管带走,要么烂进局长们的肚子,绝不可能留在保险柜里等人撬走。

因为如临大敌的警察局,足以吓退只对超市和富人区感兴趣的街头暴徒。

因为大家,都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