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四节(1 / 2)

第二十四节

退役海军准将斯莱德,刚刚交出“月面兔”情报网络的管理权,但他仍然是国家情报总监驻亚太战区全权委任代表,仍然是a国所有情报与秘密行动机构在这一地区的总协调人。

就在几分钟以前,就在亚太战区最高指挥官莱布其海军上将的座舰“布什”号航母上,一个极为普通的舱室里,斯莱德在太平洋司令部j2(情报)副参谋长乔森纳魏少将的见证下,将一个编号为549864的电子密钥盘,交给中央情报局派来的某资深情报主管,尔后在交接手续上签字。

魏少将所能做的,仅仅是作为临时见证人,确认指定编号的密钥盘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移交到指定的人手中,最后在交接手续落款处副署而已,对这个密钥盘能够解锁的内容一无所知。

简短而严格的交接程序完成后,中央情报局某资深情报主管将549864号密钥盘放入腋挂式微型密码箱,戴起厨师白帽,套好袖套,经4号水兵食堂的货运通道直接登上甲板,钻进刚刚卸完补给物资、准备飞回关岛的“超级种马”运输直升机。

斯莱德则回到规格仅次于莱布其海军上将的套房式舱室,继续履行国家情报总监特使的职责。

k上校,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西太平洋分区联络官、太平洋司令部首席宪兵参谋官,已等候他多时。

“是的,阁下。不论从哪个角度讲,现在就把1号嫌犯移交给cia,无疑是最不明智的选择。他是不折不扣的军人,我也是。只有军人才更明白,军人心里在想什么。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会让他老老实实开口的。”

前海军准将斯莱德退役以前,这位黑人上校曾是他在亚全研究中心(隶属于太平洋司令部)任职时的同僚。或许是出于这层关系,k上校信心满满地顶住了各方压力,始终将“1号嫌犯”即华军某位功勋特工的关押权和预审权牢牢抓在手里。

可惜k上校想错了。

“这是命令。上校。”退役海军准将斯莱德从那身或许不是很得体的西装里探出手来,重重地点了点桌子,对军装笔挺的k上校如是说道:

“jsco(注: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是行动单位,不是情报单位――从来都不是。如亚历山大阁下(注:现任国家情报总监)所说,专业的事情还得由专业人员来办。行政上,我不是你的上司,但在这件事上,742号总统令赋予了我无可置疑的决定权――总统令――上校,请不要让我再强调这个词。根据742号总统令第三十七条第四款规定,我,国家情报总监派驻亚太战区全权委任代表,柯克斯莱德,以地区情报及秘密行动总协调人的身份命令你:必须在24小时内,将1号嫌犯移交给cia,移交给更适合做这件事情的专业单位!如果没有其它事,请在这份文件上签字,然后再见。在我需要你的时候,再见!”

“阁下。您拒绝采纳我的建议,但我不得不遵守742号总统令,服从您的安排。”在毫无道理可讲的所谓法令面前,k上校起身敬了个军礼。

“是命令。”柯克斯莱德强调道。

“好吧,柯克。你赢啦!”k上校摊摊手,大马金刀坐回沙发里,瞅着已经说过“再见”的国家情报总监特使,露出那口随时可以上电视代言的白牙,笑道:“当年在横须贺我怎么没看出,你还有霸气的一面?”

“这就是你迟迟不能晋升准将的原因。”斯莱德反言相诘,“你太固执,固执认为地球没了你就会停止运转。”

“政治的确需要妥协,可我只是个军人。”

“嗯哼。军人。不懂政治的军人永远当不了将军。”斯莱德倏忽话头一转,“我相信你没拧头走人是有原因的。说吧,老搭档,什么事情非得我出面不可?”

颇有默契地短暂沉默后,k上校摸了摸鼻子

“乔治那孩子”

“上帝!”斯莱德有一种跳出来掐k上校脖子的冲动,“乔治!又是乔治!昨天,七月四日,凌晨五点,还记得吗就在台东岸上那个通风不良的集装箱里,我闻着七个‘三角洲’大兵的脚臭不厌其烦跟你说了那么多!难道都是放屁?”

“您是提醒过我,别在中国人搅浑的水里跟着中国人的节奏走。”

“那还咬着乔治不放?你管得太多了,上校。莫非”斯莱德倏忽狡黠一笑,“你对那位华裔同事,也抱有某种偏见?”

曾经有个倒霉的国家情报总监特使,因为在争执中不慎爆粗说了一句“只会吐舌头的黑鬼”,而遭到k上校投诉,最后在国家情报总监一纸训令下,灰溜溜滚回华盛顿。拜这位阴险狡诈的老战友所赐,退役后仍不甘寂寞的斯莱德才有机会重返亚太,为“人类皿煮自由的伟大事业”发挥余热。

k上校黑脸一红,“你无须怀疑你我之间的友谊,柯克。”

斯莱德握拳“咳”了一声,“从横须贺初识那天开始我就知道,你是个连地球是方是圆的都要执怀疑态度的,百分百敬业的情报官。可是老弟,你现在是jsco亚太分区联络官,不是什么都可以怀疑的情报官,更不是只凭怀疑就敢写报告的fbi调查官。”

注:隶属于司法部的联邦调查局(fbi)在必要时,可介入军中间谍案件。

“没错,fbi。如果出面调查的是fbi,而不是蹲着茅坑不拉屎的军中安全调查部门,司令官阁下就不会误会我对他有什么意见了。”

“给个能说服我的理由。”

“几天前,乔治奉命代表司令官阁下,前往原本还算安全的奇莱山我军控制区慰问前线某部。很不幸,某部被id团的秘密穿插分队歼灭了”

“id团荣誉营,压倒花莲战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斯莱德对于花莲战役的前前后后自然也不陌生,“你怀疑他与此事有关?”

“能听我说完吗?”

“啊哈。”斯莱德给了个抱歉的手势。

“说实话,这事不重要,就连他此后失联的那段时间里干了什么,都不存在疑点。”看着斯莱德有些迷惑的表情,k上校从怀里拿出一份报告。

报告是审查报告,审查是例行公事的审查。在此之前,斯莱德早已看了不下三次。

出于礼貌,斯莱德又看了一次。最后摘下区区一百五十度的近视眼镜,用汉语无奈道:“看在一起扛过枪的份上,你能不绕弯子吗?”

k上校淡淡说道:“是的,没问题。战场上什么意外都有,你我从军那么多年,什么意外没碰过?尤其像我们这样的涉密人员,隔三岔五的审查,不管例行的,还是指定的,早就家常便饭了。”

斯莱德忽然想到了什么再次拿起审查报告,他终于发现:

附页上的过往审查记录空空如也。

“从未。”k上校向一脸震惊的斯莱德报以同情的目光,“追随司令官多年、涉密无数的侍从副官,此前从未受过审查――不论公开的、秘密的,还是例行的、指定的――从未。”

“上帝”

“是的。一个忠于职守、从不犯错的军人没受过审查,这很正常。可忠于职守、从不放过的安全部门,从未审查过前敌最高司令官身边最亲密的人,这样合适吗?”

“到底是哪里出的问题。”

“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柯克。”k上校见怪不怪道“开始出于好奇,我随机调取了几位三星级以上司令官的相关资料,类似格林恩乔治这样的情况,似乎不少见。好吧,就算军中安全部门平时蹲着茅坑不拉屎,可战争爆发之后,亚太战区各级部队几乎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情报外泄,安全部门闹得上上下下鸡飞狗跳,怎么就从来没盯过司令官身边呢?”

柯克斯莱德陷入沉思。

k上校说道:“从个人角度讲,我非常尊敬莱布其海军上将阁下。问题或许就出在这里,莱布其海军上将阁下的威望光环实在太强了,强到亚太战区每一名军人,都跟之前的我一样,下意识忘记自己本该做到的事。这让我想到一个《辞海》里没有的词汇。”

“灯下黑。”斯莱德长长地叹了一声。

“让fbi查一查,总是好的。我喜欢乔治那孩子。”

扔下这话,上校收起他该收起的东西,戴好大盖帽,起身、敬礼、走人。

k上校直奔甲板,一刻也没停留。

在那架只为他等待的“黑鹰”直升机上,他摘掉大盖帽,扒掉帖满资历职级章的常服和擦得乌黑的皮鞋,从助手手中一一接过凯夫拉头盔、数码迷彩服、防弹衣、快拨式枪套、手持式步话机以及等等,以多年来始终保持的速度,完成平战转换。

他得马上赶回岸上,继续带领他最得力的部下,跟蛰伏在某处蠢蠢欲动的“红蜘蛛”、跟阴奉阳违的台东当局及其纵容下兴风作浪的令狐迟、刘正义那些人,斗智斗勇。

至于乔治

呵,海军上尉有没有问题,关陆军上校什么事?

国家情报总监特使柯克至少三五天内都没法回到岸上,对“三角洲”台东分遣队在做的和想做的事指手划脚――这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台东方面来消息了。

不是什么好消息,只是例行公事式的报平安。但对于秘密战线来说,有消息往往就是最好的消息。

听完时小兰的汇报,林兰上将拉开抽屉。

掏了半天,只掏出一包焦油量高达11mg的软云。

林兰的抽屉里当然不会随时备有女人的烟。若非如此,林兰不会早在担任ad集团军少将军长时就获得当时还是二号的当今一号首长的亲睐,不会一到任职最低年限期满就顺利晋升,不会继乙姓某空军上将之后成为现役最年轻上将。众所周知,当今一号首长对拟晋职高级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向来是“吹毛求疵”。

“这个好,首长。我家那位就抽这个。”

时小兰很爽快地接过烟,自己从手提包里拿出镶钻打火机,干脆利落,“叮”地点燃。

“少抽点。以后要孩子不好。”林兰说。

时小兰“嗯”了一声,继续吸烟。

庭婷(一井由子所生)一岁多了,可庭车常说好的退役还遥遥无期。庭车常不退役,就没法与时小兰(加拿大籍华人)结婚,更不可能非婚生子。

吸到一半,时小兰抬起头说道:“她有事瞒我。”

林兰沉默。

她,自然指的是某计划前期准备工作在台东方面的重要人物之一,贾溪。

在中国军中,贾溪代号“蝎子”,是中央军委授予个人荣誉称号的功勋特工;在海外,贾溪化名“冷月”,是多国警方通缉的国际杀手,是某国际情报贩子集团内部公认的“守护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