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节 林兰的脾气(1 / 2)

第一节 林兰的脾气

关于“保卫台北及围歼苏澳之敌”的军事会议开了两天,有人才发现会场里渐渐多了一些陌生人。

军衔多在上尉至中校之间,位置在连列席都不算的角落里,拿着纸和笔或者笔记本电脑,埋头工作。乍一看像各单位头头带来的参谋、秘书,但细细想来,会议是战区司令员林兰亲自主持,作为作战一把手的参谋长反倒成了名符其实的“参谋的长”,议题更事涉战争何时结束、如果结束以及用何种代价结束等等枢机大事,与会人员除了身上的制服,随身物品全都留在外面,林司令本人也以身作则,从无例外。谁那么大面子,能把跟班带进来?

众将官的目光,渐渐都合拢到战区副参谋长王达明少将这里。

战区副参谋长是假,总参二部带头二哥是真。这位少将从北京空降到这里,一落地就是整个战区的情报头头,统揽战司情报部、技术侦察部和司直特工局等等强力部门,只对林兰负责。林兰不但是第八战区司令员兼政委,还是军委会前敌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第三特派员行政公署主任,集战区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既是“封疆大吏”又是“钦差大臣”。王达明纵有再大的职权,也是林兰的直接下级。然而王达明只对偶尔瞥过的目光,报以无辜、无奈以及无解的讪讪。

不管怎样,会还是要开,事还是得做。散完会,各单位头头各回各家,各找各娘。

林兰路人一般从王达明身旁走过,“来一下。”

“有事不能先吱一声吗?就算先斩后奏,也不用事后还当我是透明吧?”

充斥着抽风机沉闷引擎声的安全室里,只有林兰的声音。王达明诚惶诚恐地擦了一把汗,“别人说我这是强力部门,其实强力部门也分内、外的。”

林兰拿起电话,“政治部值班的跑步过来。”

电话放下没多久,战区政治部值班的少将主任助理一溜小跑进来。

“你们到底是第八战区政治部,还是‘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局’?”林兰安捺不住憋肚子里两天的怒火,只差没摔茶碗。

54岁的林兰是军界新贵中出了名的好伺候,但好伺候不意味着没脾气。少将主任助理认准了“百言不如一默”的金科玉律,只管低头称是。

“让你说你就说!别以为姓张就把自己当张廷玉(注:清代名臣,历仕康、雍、乾三朝执掌内阁机枢多年,谨小慎微,以谨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著称)。”

“鳄鱼来了。”张主任助理挤出这四个字,似乎再不肯说第五个字。

“人呢?”

张主任助理没回答。

“文件呢?”

张主任助理从胳肢窝里拿出文件夹,飞速呈上。

“不问就不让看是吧?”

张主任助理继续沉默。

“不是‘红头’?”

张主任助理忍了忍,还是提醒道:“‘红头’的在档案室,这是拟办方案。”

林兰摆摆手。

张主任助理如获大释,跟王达明换了个“一见你就没好事”的怨念眼神,敬礼、转身、拉门、收腿、关门。

“我只要军心,不要真相。”林兰如是说。

王达明心中暗衬:跟我说也没用。

“鳄鱼必须滚蛋,不然这仗没法打了。有证据抓人,没证据闷着,吃饱撑着到处乱窜没事也能惹出事来!”林兰潜伏在体内五十多年的脾气一下子点燃。

王达明心里咯噔一下,说道:“998计划领导小组情报安全保障办公室有这个权力来着。是我用人太过于莽撞。”

“蒋光头用人就很谨慎。”林兰哂他一眼,“结果投诚的投诚,起义的起义,跟着跑路的就剩些皮毛。”

王达明不禁莞尔,“不是他不行,只是既生瑜何生亮的问题。”

“那就说三国好了。周瑜挂了还有吕蒙,吕蒙挂了还有陆逊,你知道陆逊是怎么挂的吧?(注:东吴名将陆逊是因卷入朝堂斗争活活气死的)”

“咳!咳咳”

“庭车常是个聪明人。”林兰破天荒点了一支烟,点燃后却递给王达明,“人这东西越聪明就越不安份,用十个安份的笨人不如用一个不安份的聪明人。因为真正的聪明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那秤砣就叫安全感。懂我意思吗?”

“不懂。”

“那我假装你不懂好了。”

这时林兰把略显臃肿的皮包放在腿上,从大小不一但折叠整齐的册子、纸页里翻找东西。林兰的皮包平时都是自己拿的,别说秘书不能拿,连回家都锁进保险柜,老婆也碰不得。军中早有传闻称,林兰的将星都是从这包里摸出来的,因为当今一号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夸奖林兰的包。虽然也有人嗤之以鼻说那是“奉旨作秀”,但王达明知道,这个包早在林兰坦任西藏军区参谋长时就带身边了,那时当今一号还在浙江省当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