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四节 价值(2 / 2)


机枪手一怔,“班长!这是我的。”

“哪样你的我的!给我!还有那个谁?你跟我来。”阿流又指指陈诚班里的机枪手,见陈诚低着头,便开玩笑道:“老蒙说了,我老一你老二。所以哥先上,等哥死了你再帮哥报仇,明白?”

“这不管用。”陈诚抬起头。

阿流倏地扬起巴掌,轻轻地拍到陈诚脸上,“一个屁你能不能一次放完?”

“老蒙那边既然已经暴露,就应该有所表示,静了反而会引起怀疑;再说……”不等陈诚说完,阿流突然拉开一枚,起身瞅了一眼甩出去。

准确无误地落在刚刚撤离的掩体内,将一个准备利用既有阵地掩护后续兵力前进的敌军机枪组炸得粉碎。阿流呸了一口,把陈诚拖到下一个散兵坑,“继续说。要快。”

“我们这边的兵力过于集中,掩体也是简易的,周围几十米内没有友军火力掩护,很明显就以机动为主的疑兵,不计较阵地的得失。所以,我们得摆出一副‘我就是老大,要想过去就得踩着我尸体’的态势,引诱他们向我们集中。”

“拿什么摆?就两挺机枪,几具废材火箭筒。”

“要这样,不过……”

陈诚突然沉默了。

实际上,敌人对这个路口很头痛。

298旅原住民士官兵比例极高,作战意志较为顽强,是军中最为彪悍的三个主力旅之一,长年演练科目大多针对装备62a两栖坦克、卡52武装直升机的海军陆战队,随着战局转变,才作为硕果仅存的成整制旅坦负玉山公园一线的防务。在山地战中,诸如云豹战车、重型反坦克之类的主要装备用于防守绰绰有余,但在进攻时反倒成为累赘。

相反,cb师看起来更像是杂牌军,历经建国后撤编、69年重建、92年改编为预备役的坎坷命运,但是,由于长年驻防云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积累了不少山地丛林战经验。id团本身就是一个纯粹的步兵团,即使是机械化决定论盛行的今天,仍然保持着二野老部队“光脚不怕穿鞋”的精神,既敢于孤军深入又作战灵活。

共军的阻击兵力,从无线电密集上看最多不过一个连,但预设阵地均远离道路,一方面,并不一味地占据制高点,将自己暴露在直射火力之下;另一方面,大面积、小密度地埋设,以小股机动小组为骨干,利用起伏不定的地势作为掩护上窜下跳,远则使用自动器,近则使用火箭筒,对试图冲击雷阵的步兵战车进行袭扰。其结果是,工兵排雷不易,不具备防能力的步兵战车无法通行。

对于驰援机步3营p连的任务而言,时间异常宝贵,为了尽快打通道路,步兵只能徒步进山,依托车载速射炮和少量单兵自动发射器,无奈地反复清剿。

正当2营营长正为这场毫无价值却无法避的战斗头疼时,带队主攻的副营长突然传回消息,“4点方向敌军向我左翼发起冲锋。”

左翼是由三辆装备105mm线膛线的战车和两个反坦克班组成的警戒分队,以防备可能出现在北面的共军坦克。左翼的存在,不是当前之敌的威胁,却是2营清剿主力的安全保障。若非战场态势发生决定性的变化,这小股共军绝不可能反守为攻。

难道他们的援军来了?营长担扰起来,通过红外成像仪观察4点方向。

首先进入视野的竟有二十人之多。他们从遮蔽处扑出来,与步步推进的徒步步兵缠杀在一起。坦负火力援的车载兵器投鼠忌器,已明显降低了射击密度。随着短兵相接的加剧,红外成像仪里跳动的人影越来越多,根本就分辨不清敌我,更无法预测这首波攻击之后还有多少共军会投入其中。

对于此种态势,营长做出了一个最为稳妥的选择,“1连即刻回援左翼,2连除留下一部巩固7点方向防守以外,其余兵力转向4点方向。投入预备队,侧击4点方向之敌!”

几枚照明弹旋即窜上半空,点亮了整个山谷。

“哈哈,我们被包围啦!”

那短短几秒的白昼间,阿流兴奋的叫喊传遍了四处。在他眼里,被包围仿佛是一种荣耀,而不是压力。

陈诚从一具断气的身体下钻出来,抽出带血的刺刀。呼呼的风声中,敌人的炮火支援明显地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急促而步步迫近的自动步枪射击声。他摸到一支步枪,是叛军制式t91,但是也没有子弹了――再有经验的老兵在短兵相接中都会下意识地拼命射击。

照明弹每隔半分钟发射一次,紧接着是一阵机枪扫射,而后,所有的敌兵都会爬起来,用步枪、手枪甚至刺刀来清除身边的威胁。摸准了这个规律,陈诚掏出9mm口径手枪,向那声近似颠狂的叫喊爬去。

他不知道班里还有多少人活着,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他用两个班的兵力吸引了敌军一个营的注意力,使我方阻击主力的正面压力得于减轻。只有老蒙和连长还在,战斗就能继续僵持下去,僵持到团长回援。

在不暴露连队真实实力的前提下,88通没有开火,88狙开火了。很显然,连长和老蒙都明白了阿流和陈诚的意图,正痛苦而欣慰地作出回应。

区区一个步兵连,终究无法阻挡一个武装到牙齿的机步营,但是足以赢得时间。

这就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