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章(1 / 2)





  “对对,孩子们是辛苦了。”其他人都深有同感,“回头家里出鸡蛋了,也给孩子们吃。反正现在家里也不缺鸡了,以后每天都吃一个鸡蛋。”

  养了鸡之后,说起这话自然是底气十足。

  旁边的孩子们一听,顿时欢呼不已,又拿着小锄头出去抓蚯蚓去了,想着赶紧抓了蚯蚓,把家里的鸡养肥了,赶明儿还能吃上一顿鸡肉呢。

  家里的鸡提前下蛋,赵母觉得是个好兆头。所以每日里照顾这些鸡也极为的勤快。

  有了赵母看顾,罗素也没放多少心思在养鸡上面了。

  这些东西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如今都知道这些东西了,她也不用事必躬亲。倒是山腰上面那三十亩地里面甘蔗长的极好了。估摸着再过月余也能吃上甘蔗了。

  在这之前,她可得去把买家给谈下来了。要是等甘蔗熟了再去找买家,到时候少不得受制于人。

  第三十八章

  这时候也是有制糖厂的,但是产出来的糖并不细,属于粗糖。且颜色也黯淡,并不是罗素记忆中的雪白剔透。

  制糖的方子罗素以前也在网上看过的,不过她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记得不清楚,只知道里面的一些关节罢了。

  不过这辈子她不准备做这一行,所以也没觉得后悔当初没多看几眼。

  只不过当初记下的其中一些关节现在倒是能够用的上了。

  和赵大木一起到了渝县制糖坊,就被大门口的人给拦住了。

  赵大木把罗素事先准备好的银角子拿出来递给了守门的汉子。那汉子掂量了一下,才笑着去里面报信。

  过了一会儿,里面来了一个管事的模样的男人,五十岁上下,身材瘦削,看着十分精明。

  赵大木小声道,“我打听过了,这个是这制糖坊的老管事花老五,一直在这里管事的,主家很是信任他。”

  罗素听了,心里有底,待那花管事过来了,连忙笑道,“花管事好。”

  “你们是来作甚的,若是找活计,那就算了。我们这里是不招收外人的。”

  花老五冷着脸道。

  这个作坊是花家的老作坊了,制糖的方子是祖上传下来的,为了防止方子被传出去,这里做工的工人都是家生子。压根就不会请外人的。

  赵大木道,“咱是从赵家村来的,家里种了甘蔗,想来问问作坊要不要收甘蔗。咱们的甘蔗和你们从南边运过来的不差多少。”

  听说是卖甘蔗的。花老五眉尾一挑,“你是说你们种甘蔗?你们赵家村哪里,跑这么远来卖甘蔗?”

  罗素闻言,知道这人以为他们是从远地方来的,笑道,“我们可不远,就是隔壁毗陵县的。”

  “毗陵县?!不能吧!”花老五看着她道。这地方能种甘蔗,要是能种,这里早就种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跑到那么远的地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