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三十一章 道门的来历(2 / 2)

张道陵遂在鹤鸣山建立道门。延续至今,这才有如今的道门。

可以说在张道陵之前,是根本没有道门的,只有道家思想。

当然书上记载的历史,只是寥寥数笔,更详细的历史还在楚望仙的脑子中。

事情还是与老聃有关。

老聃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只是一个修仙后辈,西出函谷关到汉安元年,中间间隔600年,太上老君在这段时间做了什么,历史一直是空白。

作为老聃的师傅,楚望仙自然谋划了整个计划,更知道太上老君在这段时间做了什么。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更何况是面对仙界天庭这么庞大的势力。

指望老聃一人推翻仙庭,明显不切实际,所以需要在天庭之中建立一派势力。

所以整整600年间,老聃按照楚望仙的谋划,在积蓄实力,在做孙子。或者换个说法,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不错,后来被称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神之帝君的太上老君。那时候在天庭之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蝼蚁,整整600年间没有大动作。

在他的头顶,有伏羲、女娲、东皇太一这些万年前的上古仙人,还有黄帝炎帝这五千年前的新生代,也占据了仙界各处,根本没老聃施展的空间。

老聃也根本不是太上老君。

仙界的饼就这么大,前人都分完了,黄帝也安坐天帝位,太上老君是没有任何机会上位的。

但等了600年,还真让老聃等到了一个机会。

当时天竺诸佛侵入华夏,需要有人出面抵挡佛门在华夏的扩张,老聃自告奋勇接下这活,借张道陵之手,建立道门,这才有自己的地盘。

随着老聃的道门中不断涌现出一代代修仙者,王氏一族的王羲之,茅山祖师的陶弘景,静云观的李淳风,上清派的李白等等直至武当张三丰,庞大的道门终于在仙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道门占据了大势,这才有太上老君的威名。

太上老君才敢自称自己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神之帝君。

当年张道陵在鹤鸣山建道门,楚望仙的前世也隐于其后谋划。

当时为尽快扩张势力,同时为了不让天庭掌握道门,楚望仙引入了与伏羲一脉有血海深仇的甘姓一族。

有甘姓一族在道门之中,天庭的伏羲一系诸神,就绝不可能掌握道门。

《说文解字》:“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属皆从甘。古三切。”

甘姓祖先是上古巫师,帝俊后裔,说出来的话语,都是道。

在最早的道门之中,有很多甘姓巫族的人加入,道门最早期的法术,很多都是巫法。

道门“斋”、“醮”仪式,便是照搬的巫族祭祀仪式,道门的符箓术,更是起源于巫觋。

甚至这个道字,也来源于巫族。

道的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最初便是指的是太阳的运行轨迹。

而帝俊,便是自号为太阳之神。

眼前的这位赶车甘姓老头,便是巫族后裔。

“到鹤鸣山了!”

甘姓老头吆喝一声,回头一看,哪还有楚望仙和苏素锦的身影,只有一叠钞票放在马车之上。

“真是奇怪了,不见了,难道他们是鹤鸣山的仙人?”甘姓老头抠着脑袋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