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章 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的秦无道(1 / 2)

第八章 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的秦无道

秦无道毫不意外的认为自己将要修炼的内家拳与道教的金丹大道,就是可以治愈这个疑难杂症的药方。

而他秦无道也将是婆娑大陆唯一一个不被天力反噬的天修士。

地球上的内家拳外练筋骨皮,拳脚御敌于身外。内练一口气,得以养生长寿。

金丹之道追求的更是了道长生。即使资质再差,修不得长生,也总能修一个长寿出来,修不得长寿,也总能修一个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在《黄帝内经》开篇,黄帝就向岐伯请教养生之道。

岐伯的答案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中追求的境界,就是做健康长寿的“平人”。

在地球人类不懈追求健康长寿的过程中,从古至今,可以说走了几条不同的路线。

其中有三条路线作用明显:

一是传统中医学的发展;

二是宗教修行,尤其是丹道理论的探索;

三是传统内家拳的实践。

在地球历史发展中,这三条路线在并行发展的同时,也时有交叉:

如古代养生有成就者中,不乏医、道、武两栖或三者兼修者,如华佗创五禽戏、王重阳传全真教、孙思邈著医书等。

地球自古有言:道医相通,便是典型的第一、二条路线的结合。

其体系与传统中医体系有很大区别,方法理念也多有不同,有着与道教交叉的显著特点。同样可以治病,却是没有高下之分。

第二条路线丹道理论的探索,与第三条内家拳的实践路线,从古至今是师徒相传。这又与地球儒教的理论天地君亲师相通,由于传承本身的高度私密性和身心实践性,目前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养生属于修命功的部分,无论哪种功法任何教派归根揭底都是为了一个“命”字。

儒释道三教之人无不是为了“命”之一字,著书立言,奋斗终生。

佛教讲超脱,道教讲长生,孟子也都曾言:吾善养浩然之气。

在宗教发展过程中,第二条路线得到必然发展。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有不少宝贵的实践经验。

当然,单从养生成就看,当首推道教的金丹大道。

就拿地球二十一世纪的统计方法来看,道教养生术被公认是最卓有成效的。

如道教南宗前四祖的平均寿命在100岁以上,最高活到137岁。

道教徒中长寿者数不胜数,如张道陵、许逊、孙思邈、陈抟等高道。

佛经记载有高僧,三昧真火一燃,烧去肉身的臭皮囊,成就佛、菩萨、罗汉的果位。

道藏记载有高道,在万人围观众目睽睽之下,白日化虹飞升成仙。

就现代人养生而言,汲取古代养生经验,比盲目否定它,更为明智,所以,陈撄宁说“切不可妄自菲薄,毁我珠玉,而夸人瓦砾”。

当然,佛教也有命功传承,这从六祖慧能接受五祖衣钵的秘密过程,可以看得很清楚,详见《坛经》之《行由品第一》。

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视命功为拱璧,不肯轻易外传。

之所以现代人看佛经道藏常人觉得晦涩难懂,盖因新文化运动,将传承数千年的中国汉字改为四不像的简体字为其一。

上古仓颉为黄帝古史,生而四目有德,见灵龟负图,书丹甲青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圆曲之变,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文字既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

传说仓颉造字成功,发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

为什么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

鬼为什么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也要哭了。

仓颉目生双瞳,造字成功之后,被封为造字圣人。

造字,可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因为文字可以阐明宇宙运行的道理,解开了天地的密码,连鬼神都要哭泣。

汉字的改变,造成了现代人学习简单诗词都要有注释翻译,不然读不懂,学不会。

还有知识的积累不够,现代人常用字3000个左右,能识字2000左右都算博学。而汉字常用字有一万三千左右,古代一个人要考取秀才的功名,必须要熟练识别9000个汉字以上。

尤其是华夏人讲究:寻仙问道,求医问药。所以法不可轻传。以至于佛经道藏之中大多用教内名词代替。

如佛教四禅八定中的三摩地,非对佛教有深入研究的人,不可明其意。

而道藏道经多用卦象,周易方位的名词来代指。比如说“南方”就会用“离”来指代。不懂《周易》六十四卦,人体穴位名称,奇经八脉等等这些道教基础知识,又怎能理解经文的含义。

所有佛经中都会给你说成佛之后有多么的好,往生极乐世界有多么的好。

道教也给你讲,了道成仙之后有多么的好。

什么朝游北海暮苍梧,阴神阳神日游夜游。

有摘星拿月,移山填海之神通。

可得长生不死,一粒金丹吞入腹,方知我命由我不由天。

更能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超脱。

可并没有哪一本书会给你讲,到底怎么样,怎么做,怎么修炼才会长生不老,飞升成仙。

就连拳术也一样,没有哪个普通人是看了拳谱就能天下无敌的。

五千年的文化,归根结底,也只是归于短短一句话寥寥十个字: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读书破万卷,通读经史子集佛经道藏,只有理论没有实践,那都是假大空的。

所以新世纪的和尚道士都已经失去了那种古代才有的威严。没有真东西,身上没有真功夫,知道再多的理论,也只不过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