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75章 电影之王(2 / 2)

在北美著名的烂番茄影评网上,《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评分在上映第一天突破至9.1分后,不断爆发出强大的后劲。

在随后的一周时间,评分迅速攀升,最终达到了9.8分,位列整个影评网站第一,评分人数,更是突破八万人次。

欧美著名影评人马修·史蒂文森的一篇观后感,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共鸣,被网站官方推送到首页位置——《它是电影之王,真正校准大片商业和文艺标杆的旷世巨制!》

“在烂片层出不穷的当下,这部近乎完美的作品——《泰坦尼克号》横空出世,它不仅赢了市场的口碑,还赚足了人们的眼泪。”

“这是一场有关爱情和人性的视觉盛宴。”

“年轻的杰克·道森和露丝·戴维·凯特在英国登上泰坦尼克号这艘豪华客轮,并在中途邂逅,他们准备抵达美国后私奔。不幸的是,客轮在途中撞上冰山沉没了……”

“当灾难来临,世界百态,汇聚成一首赞歌——

三等舱中年轻的母亲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讲着美丽的童话使孩子安然入睡;

年老的夫妇流着泪轻轻相拥,安详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临;

船上的演奏者们拉着一曲曲哀伤的乐曲,在生命的尾声最后一次合作;

年迈的船长走进船长室,选择将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给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热情与辉煌的地方;

女主角罗丝不愿与杰克分离,在救生船往下放时,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号的甲板。

对她来说,生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生命的留恋。

当前方的大银幕变黑,演职员列表开始滚动起来,经典的《我心永恒》响起,曲终人散?

不,所有人都停留在座椅上,体味着心中的怅然,久久不愿离去,任凭泪水肆意流淌成小溪,悲伤如黑夜般将人们的心房淹没。”

“船可以沉没,人可以死亡,但世纪灾难中的人类的美德、善良、操守,却将永不沉没!”

“这是一部校准大片商业和文艺标杆的旷世巨制,它在我心中,是绝对的电影之王!”

在《泰坦尼克号》取得了美国市场单周2.7亿美金的惊人票房的同时,海外票房方面,也是一片飘红景象。

在第一周,全球十多个发达国家上映期间,《泰坦尼克号》成功揽获3.2亿美金票房,加上美国市场,《泰坦尼克号》单周全球总票房突破至5.9亿美金。

一切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争议,在这一刻,全部偃旗息鼓了。

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泰坦尼克号》北美票房,每天都不少于2000万美元,连续蝉联四周单日票房冠军。

一个月过去,所有媒体对一刻不停的票房涨势彻底麻木,而北美各大院线见识到如此强大的票房吸金能力后,全部做出了统一的决定——延长《泰坦尼克号》的上映期。

相关负责人更是在公开场合表示,只要《泰坦尼克号》还有人看,那么,这部史诗级的电影巨制,就永不落幕!

李青对此深感吃惊,他对前世《泰坦尼克号》是否有这样的待遇并不清楚,但他觉得,以现在的成绩而言,超越前世的18.7亿美金票房,简直是轻而易举。

在连续16周登顶票房冠军后,《泰坦尼克号》这部旷世巨制在全球影迷如潮的观影热情中,终于登上了影史巅峰。

半年时间,《泰坦尼克号》北美总票房达到22.4亿美金,全球票房合计31.7亿美金,虽然许多国家早就对《泰坦尼克号》进行下映,但包括美国、加拿大等版权保护较为发达的地区,《泰坦尼克号》依然在上映,半年前各大院线承诺的“只要有人看就永不落幕”的诺言,似乎延续到了今天。

而在中国地区,《泰坦尼克号》在上映初期,就得到了新上任的二号首长的点名推崇,于是在接下来整整大半年的时间里,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处处弥漫着《泰坦尼克号》的观影热潮,无数痴男怨女肿着眼睛、拧着手帕从影院涌出的一幕,成为广大众媒体津津乐道的谈资。

这堪称现象级的一幕,也让诸多官媒纷纷报道,其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更是对《泰坦尼克号》的拍摄、制作的情况作了报道,央视更是邀请《泰坦尼克号》中,包括瑞恩·斯科特、李青等所有剧组主创人员,进行了一场独家专访。

在专访节目播出的那一天,央视一套的收视率从平时的7%左右,暴涨到24%,几乎要赶超春晚的收视率,这足以证明《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内地的火爆程度。

因为一部《泰坦尼克号》,让斯科特、艾玛等人,都成了中国公民乃至全世界最熟悉的“知名外国文艺工作者”。

而李青本人,更是被世界各国媒体封为最具人气的“大众情人”。

李青对全世界各国少男少女的杀伤力,无比巨大。

电影是种重看率极低的媒介,然而,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泰坦尼克号》却成为了一部具有超高回头率的“尤物级电影”,一般观众重看两三遍可谓稀松平常,而一对澳大利亚的情侣影迷,居然在影院看了87遍《泰坦尼克号》,这便迅速成为坊间热议的谈资。

而关于李青在《泰坦尼克号》的海报、贴纸、相片也基本全部卖到断货,并且买家清一色都是青春少女。

她们把贴纸、海报等买回去后,便是迅速贴满了文具盒和居室的墙壁。

其中,那个迎风船头,展臂飞翔的经典Pose,也成为了这个时代少男少女们痴迷的经典标志。

美国体操明星莉莲·惠特曼在一次比赛后严重受伤,无意间透露出想要见到LeeSin的愿望,而当这个愿望被镜头采集到后,便是迅速在整个美国传播着,在整个美国市民群体中产生巨大轰动效应。

最终,她如愿以偿。

当LeeSin出现在莉莲·惠特曼的病房当中,亲切与这位体操美少女进行拥抱后,这一幕被摄像机拍下,通过媒介的传播,一瞬间让全世界的少女粉丝们激动不已,有不少知名人士更是纷纷效仿,遗憾的是,LeeSin并没有上当。

《泰坦尼克号》的火爆,也让李青步入世界影坛之巅。

全世界各个国家几乎都在谈论这部电影,谈论李青、艾玛、斯科特等人,而在电影配乐方面,《泰坦尼克号》也让中国观众第一次从潜意识的享受,到主动式的聆听。

无论是巨轮开船时的悠扬苏格兰风笛,还是影片中的《三等舱爱尔兰舞曲》,再到冰船相撞时声效上的急促紧迫,直至收场音乐的哀怨悲氛,都让人们对《泰坦尼克号》的声乐魅力痴迷不已,对创作人LeeSin更是不吝赞美。

当然,最受人们推崇的还是由泰勒·斯威夫特演唱的影片主题曲《My-Heart-Will-Go-On》。

这首歌红遍全球,也几乎成了中国内地普及率最高的英文歌曲,甚至成为了许多中国人学唱的第一首英文歌,这也让泰勒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红遍中国大江南北,更有传言央视春晚节目组有意邀请泰勒登上春晚舞台。

也就在这样的巨大轰动中,2004年飞速过去,12月份,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举办的新一届的美国金球奖颁奖典礼即将举行,这是一场全球直播的颁奖典礼,也是欧美电视人、电影人的盛宴。

在金球奖获奖的电影人,有七成都获得了次年三月份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电影大奖,也就是说,金球奖,堪称是奥斯卡颁奖典礼的风向标。

而这一届的金球奖颁奖典礼,堪称是万众瞩目,全美超过5500万名观众在同一时间收看了这场颁奖典礼,绝对史无前例。

只因为李青、艾玛、斯科特等人都在获邀名单。

-----

感谢jeffreyjoshu的万赏